[实用新型]一种阴凉库防爆温湿度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20907.3 | 申请日: | 2019-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119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谢海刚;黄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海派特热能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3/044 | 分类号: | F24F3/044;F24F3/14;F24F11/64;F24F11/65;F24F11/72;F24F11/83;F24F110/10;F24F110/2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木渎镇珠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阴凉 防爆 温湿度 控制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阴凉库防爆温湿度控制系统,包括阴凉库、以及连通阴凉库的回风口和供风口,所述回风口与供风口之间依次设有预冷器、换热器、再热器和辅助冷凝器,并由系统风机驱动形成风道,所述换热器连通相应的空调系统并作为蒸发器或加热冷凝器进行制冷或加热,所述辅助冷凝器连通相应的空调系统并作为辅助加热器进行辅助加热。本实用新型系统充分利用除湿过程中的各种热源,用于系统制冷、除湿、或加热,能源合理、高效利用,以最低的能耗满足阴凉库温度、湿度的控制要求,并且防爆性好,运行可靠性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药、药品流通、电子及化工产品存储节能温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阴凉库防爆温湿度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阴凉库通常要求温度在20℃以下,相对湿度在35-75%之间,采用常规空调无法满足相对湿度的要求,特别是在较低温度、较高湿度的情况下,单纯降温除湿,无法满足相对湿度的要求,反而湿度越来越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阴凉库防爆温湿度控制系统。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阴凉库防爆温湿度控制系统,包括阴凉库、以及连通阴凉库的回风口和供风口,所述回风口与供风口之间依次设有预冷器、换热器、再热器和辅助冷凝器,并由系统风机驱动形成风道,所述换热器连通相应的空调系统并作为蒸发器或加热冷凝器进行制冷或加热,所述辅助冷凝器连通相应的空调系统并作为辅助加热器进行辅助加热。
进一步的,所述预冷器与再热器之间连通有中间管路,并通过再热器将换热器制冷除湿后的低温空气能量传递到预冷器回收用于预冷进入换热器的空气温度,减少换热器的除湿降温负荷。
进一步的,所述空调系统包括有压缩机,所述换热器的进/出气口通过四通阀连通压缩机的一进/出气口,所述压缩机的另一进/出气口通过四通阀分别连通至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的一端,所述第一电磁阀的另一端连通辅助冷凝器的进气口,辅助冷凝器的出液口依次通过第二单向阀和第二节流元件连通至换热器的进/出液口,所述第二电磁阀的另一端连通双效换热器的进/出气口,所述双效换热器的一侧设有散热风机,双效换热器的进/出液口通过由第一节流元件与第一单向阀的串联通路、以及第二单向阀与第二节流元件的串联通路并联形成的通路连通至换热器的进/出液口。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单向阀与第二单向阀的导通方向相反。
进一步的,所述辅助冷凝器的出液口流向换热器的进/出液口的方向为第二单向阀的导通方向。
进一步的,所述系统风机和散热风机采用防爆风机,各器件之间的管路上覆有防爆管。
进一步的,所述预冷器、换热器和再热器下方设有积水盘,用于收集由空气中水分冷凝出来的冷凝水,所述积水盘底部设有排水口,用于排出冷凝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系统充分利用除湿过程中的各种热源,用于系统制冷、除湿、或加热,能源合理、高效利用,以最低的能耗满足阴凉库温度、湿度的控制要求,并且防爆性好,运行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A、阴凉库,B、温/湿度传感器,C、回风口,D、中间管路,E、预冷器,F、换热器,G、再热器,H、辅助冷凝器,I、系统风机,J、供风口,K、第一单向阀,L、第一节流元件,M、第二节流元件,N、第二单向阀,O、四通阀,P、压缩机,Q、第一电磁阀,R、第二电磁阀,S、双效换热器,T、散热风机,U、排水管,V、节水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海派特热能设备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海派特热能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2090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塑料注塑模具
- 下一篇:一种轴体打孔机机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