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中国教育卡安全验证的读写卡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220472.2 | 申请日: | 2019-07-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443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 发明(设计)人: | 刘旭;刘绪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童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市硕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K7/10 | 分类号: | G06K7/10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颜希文;麦小婵 |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广州高新技术***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中国教育 安全 验证 读写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中国教育卡安全验证的读写卡装置,包括上位机、PH2.0‑4P连接器、DC‑DC电源芯片、读卡芯片、感应线圈、模块复用芯片、单片机和USB转串口芯片;所述单片机分别与所述DC‑DC电源芯片、读卡芯片、模块复用芯片和USB转串口芯片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集成中国教育卡终端安全模块与可信物联安全模块,不仅能够支持对中国教育卡进行读写,还可以为可信物联网应用领域的数字证书提供专用安全存储模块,使用户在智能终端上的相关操作增加加密安全性、不可抵赖性以及可追溯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中国教育卡安全验证的读写卡装置。
背景技术
基于智能卡的身份认证、数字签名技术可有效保障用户密钥安全,防止身份假冒,在网络安全领域得到较广泛应用。可信教育数字身份是遵循国家法律和政策法规,基于教育主管部门的教育基础资源数据与公安部门的法定身份,采用电子认证与密码技术,由教育行业统一签发、认证、管理的在校学生、教师、毕业生等人员的网络数字身份。可信教育数字身份具有“网络教育卡”、“实体教育卡”两种不同的应用形态,也简称“可信教育ID”。
现有非接触式读写卡模块技术以及方案,已经非常成熟,面世的产品以及方案也非常丰富。一般采用单频、双频、单模块以及多模块设计方案,支持丰富的卡片类型,如ID、IC以及CPU等类型;协议兼容性也非常高,支持ISO/IEC14443A、ISO/IEC14443B等;芯片也支持多种,如Mifare 1K、Mifare 4K、FM11RF08、Ultralight、Mifare pro、FM1208等;与上位机通讯协议也非常丰富,支持UART、RS232、RS485、USB2.0等其中的一种或多种。
但是,在对现有智慧教育领域的技术研究与应用实践过程中,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还无法提供一种集成中国教育卡终端安全模块与可信物联安全模块的非接触式读写卡装置。一方面,无法支持中国教育卡读写;另一方面,也无法为可信物联网应用领域的数字证书提供专用安全存储模块。导致用户在智能终端上的相关操作缺乏安全性加密、不可抵赖性以及可追溯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中国教育卡安全验证的读写卡装置,能够集成中国教育卡终端安全模块与可信物联安全模块。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中国教育卡安全验证的读写卡装置,包括上位机、PH2.0-4P连接器、DC-DC电源芯片、读卡芯片、感应线圈、模块复用芯片、单片机、USB转串口芯片;所述单片机分别与所述DC-DC电源芯片、读卡芯片、模块复用芯片和USB转串口芯片连接;
所述上位机的输出端通过USB2.0协议数据线串口与所述PH2.0-4P连接器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PH2.0-4P连接器的第二端与所述DC-DC电源芯片的第一端连接,所述PH2.0-4P连接器的第三端与所述USB转串口芯片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DC-DC电源芯片的第二端与所述单片机的第一端连接,所述DC-DC电源芯片的第三端与所述读卡芯片的第一端连接,所述DC-DC电源芯片的第四端与所述模块复用芯片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单片机的第二端与所述USB转串口芯片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单片机的第三端与所述读卡芯片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单片机的第四端与所述模块复用芯片的第二端连接;
所述读卡芯片的第三端与所述感应线圈的一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模块复用芯片分别与两个安全模块芯片以及两个SAM模块连接;所述模块复用芯片的第三端分别与第一安全模块芯片的第一端、第二安全模块芯片的第一端、第一SAM模块的第一端和第二SAM模块的第一端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两个用于拼插SAM模块的PSAM卡槽和两个用于贴焊安全模块芯片的SOP8平贴预留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童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市硕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童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市硕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2047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减震器和车辆
- 下一篇:一种用于卡客车驱动桥自动充气的气路通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