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立体泡棉模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14207.3 | 申请日: | 2019-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082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钱晓峰;许晓云;游泳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可川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6F1/44 | 分类号: | B26F1/44;B26D7/10;B26D7/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立体 泡棉模切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立体泡棉模切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内侧设置有凹陷槽,所述凹陷槽的表面设置有气缸,所述气缸的下端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表面设置有螺栓,所述螺栓的一侧设置有切刀,所述切刀的表面设置有加热管,所述装置主体的外表面设置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的下端设置有启动开关,所述启动开关的一侧设置有急停按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立体泡棉模切装置,通过不同刀锋角度的切刀来冲切原材料,使厚度较薄且中、硬度立体形状的泡棉、橡胶类材料,用模切就能生产出部分立体状的产品,有效的解决了不用涉及至注塑行业,且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泡棉模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立体泡棉模切装置。
背景技术
泡棉是塑料粒子发泡过的材料,简称泡棉,泡棉具有有弹性、重量轻、快速压敏固定、使用方便、弯曲自如、体积超薄、性能可靠等一系列特点。
泡棉的传统生产工艺为注塑,只有注塑才能将材料粒子整合后通过模具变成所需要的立体状,但是泡棉的传统注塑生产工艺存在某些弊端,一是非本行业的工艺,导入厂内比较困难,需要时间来磨合;二是新增加人力、设备成本较高,在较高成本的状态下,往往就丢失了订单,或者就负利润的生产,为此提出一种立体泡棉模切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体泡棉模切装置,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立体泡棉模切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内侧设置有凹陷槽,所述凹陷槽的表面设置有气缸,所述气缸的下端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表面设置有螺栓,所述螺栓的一侧设置有切刀,所述切刀的表面设置有加热管,所述装置主体的外表面设置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的下端设置有启动开关,所述启动开关的一侧设置有急停按钮。
优选的,所述装置主体的下端外表面靠近拐角处设置有支撑脚,所述支撑脚与装置主体之间设置有焊缝,所述支撑脚与装置主体之间通过焊缝固定连接,所述支撑脚的数量为若干组,所述支撑脚呈阵列排布。
优选的,所述装置主体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操作台,所述操作台与装置主体之间设置有焊缝,所述操作台与装置主体之间通过焊缝固定连接,所述装置主体的外表面设置有散热孔,所述散热孔贯穿于装置主体的外表面。
优选的,所述气缸与装置主体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气缸的数量为两组,所述气缸呈对称排布,所述气缸的输入端口与控制面板的输出端口电性连接,所述连接杆与气缸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切刀与连接杆之间通过螺栓活动连接,所述加热管与装置主体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加热管与切刀之间为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控制箱与装置主体之间设置有焊缝,所述控制箱与装置主体之间通过焊缝固定连接,所述控制面板镶嵌于控制箱的外表面,且与控制箱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控制面板的输入端口与控制箱的输出端口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启动开关与急停按钮均嵌于控制箱的外表面,且与控制箱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启动开关、急停按钮的输入端口与控制箱的输出端口均为电性连接,所述控制箱的输入端口与装置主体的输出端口电性连接,所述加热管的输入端口与控制面板的输出端口电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可川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可川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1420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潜水排污泵用电缆压盘结构
- 下一篇:一种采气树用的投药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