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油气田修井作业的通井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10858.5 | 申请日: | 2019-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836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马金良;李金凤;李春宁;邵俊龙;白石;呼桂艳;王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37/00 | 分类号: | E21B37/00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8 | 代理人: | 王顕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滨海新区经济技术开发***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油气田 作业 通井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油气田修井作业的通井规,包括上接头、上筒体、下筒体、芯管、支撑杆、弹簧、外套管、过液盘、挡圈,上接头台肩处沿圆周方向均布四个过液孔。上筒体与上接头用机械螺纹连接后焊接在一起,与下筒体用双级同步螺纹连接。芯管上部用管螺纹与上接头连接,下部套在外套管内。芯管横截面与上筒体横截面为同心圆。芯管外侧沿圆周方向等角度安装有四个支撑杆。外套管下部沿圆周方向均布三个过液槽。外套管底部与过液盘焊接在一起。外套管顶部与支撑杆之间安装有弹簧。上筒体和下筒体之间安装有挡圈。挡圈外径比上筒体和下筒体的内径都大,挡圈内径比过液盘外径小,可防止过液盘脱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气田修井工具,尤其是一种用于油气田修井作业的通井规。
背景技术
现有的通井规多为带台肩的油管接头与大直径筒体连接而成,或者在台肩上开有过液孔。下油管通井过程中,常常从油管顶部返出修井液。通井到预定位置反洗井时,井内残留的胶皮等杂物会随修井液返到油管内而不为人知。而起完通井管柱,下入射孔枪定位时,由于随洗井液进入油管的胶皮等杂物的阻挡,定位仪器往往不能下到预定位置,造成射孔返工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油气田修井作业的通井规,使得下油管通井时油管顶部不出液,避免环境污染;反洗井时,井筒内残留的碎胶皮等杂物不能进入油管内。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油气田修井作业的通井规,包括上接头、上筒体、下筒体、芯管、支撑杆、弹簧、外套管、过液盘、挡圈,上接头的台肩处沿圆周方向均布多个过液孔,上接头的下部外侧通过机械螺纹与上筒体上部内壁连接,上筒体下部通过螺纹连接有下筒体,芯管位于上筒体内部,上部通过螺纹连接在上接头下部内壁上,下部套在外套管内,芯管与上筒体的轴线重合,芯管与上筒体之间形成有空腔,在芯管外侧沿圆周方向等角度安装有多个支撑杆,防止芯管受压力时弯曲,外套管下部沿圆周方向均布多个过液槽,过液盘焊接在外套管底部,过液盘的外周面均布有多个通孔,外套管顶部与支撑杆之间安装有弹簧,弹簧套在芯管外侧,上筒体和下筒体连接处内壁形成有凹槽,挡圈安装在上筒体和下筒体之间的凹槽内,挡圈的内径比过液盘外径小,防止过液盘脱落。
所述上接头通过下部外侧的机械螺纹与上筒体连接后焊接在一起。
所述上筒体与下筒体用双级同步螺纹连接。
所述上接头的台肩处沿圆周方向均布四个过液孔,芯管外侧沿圆周方向等角度安装有四个支撑杆,外套管下部沿圆周方向均布三个过液槽。
所述过液盘与外套管之间设置有加强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下油管通井时,油管顶部不出液,避免环境污染。通井到预定位置反洗井时,井筒内残留的碎胶皮等杂物不能进入油管内。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油气田修井作业的通井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上接头A-A截面剖视图。
图3是外套管与过液盘示意图。
图4是外套管与过液盘俯视图。
图中:1、上接头;2、上筒体;3、下筒体;4、芯管;5、支撑杆;6、弹簧;7、外套管;8、过液盘;9、挡圈;10、过液孔;11过液槽;12、孔;13、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1085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公路下穿管廊结构
- 下一篇:一种扳机按键及使用该扳机按键的游戏手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