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精密环形零件自动顶出脱离模具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10046.0 | 申请日: | 2019-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533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周士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德兴精密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33/44 | 分类号: | B29C33/4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精密 环形 零件 自动 脱离 模具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精密环形零件自动顶出脱离模具结构,包括容置环形零件的型腔、设于型腔底部抵接成型环形零件的套筒芯针、套设于套筒芯针外部且弹性退出型腔或顶出型腔的套筒。本实用新型实现精密环形零件的自动顶出脱模,避免拉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精密环形零件自动顶出脱离模具结构。
背景技术
精密环形零件其本身具有尺寸小、重量轻、易折损的特性,无法使用机械手夹持,产品无法自动脱离,导致产品无法全自动生产,影响成型效率。现有模具采用两次顶出方式,由于产品为环形结构,多次顶出造成脱模变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精密环形零件自动顶出脱离模具结构,从而实现精密环形零件的自动顶出脱模,避免拉伤。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精密环形零件自动顶出脱离模具结构,包括容置环形零件的型腔、设于型腔底部抵接成型环形零件的套筒芯针、套设于套筒芯针外部且弹性退出型腔或顶出型腔的套筒。
具体的,母模仁内设有贯穿的母模芯体,母模芯体的底部设有成型型腔顶部的凸部。
具体的,所述母模仁的周向侧边设有若干母模滑块,母模滑块连接有延伸至母模仁内的母模镶件,母模镶件的侧边设有成型型腔侧边的弧形部。
具体的,所述母模滑块的底部连接用于带动母模滑块移动的滑块束块。
具体的,公模仁内设有贯穿的通孔,通孔的外周设有倾斜的坡面,所述母模镶件延伸至坡面上方,所述母模芯体延伸至通孔上方。
具体的,所述套筒芯针设于公模仁底部且延伸至通孔内,套筒芯针的顶部设有成型环形零件内孔位的针头,针头的顶部与凸部相对应抵接。
具体的,所述套筒套设于套筒芯针外部且其顶部延伸至通孔内,套筒的顶部低于坡面的内周位置陷入通孔内。
具体的,所述套筒的底部两侧对称设有连接公模仁的弹簧,套筒和公模仁上分别设有相对应的容置弹簧端部的弹簧腔。
具体的,公模板内设有连接公模仁的等高螺丝,所述公模板内设有避让套筒移动的腔体。
具体的,所述套筒底部设有顶板,顶板内设有顶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精密环形零件自动顶出脱离模具结构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
通过弹性连接公模仁的套筒,使得套筒在退出型腔脱离产品后再次顶出产品,配合套筒芯针,有效对轻薄型环形零件进行自动脱模作业,避免使用二次顶出的方式造成产品拉伤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剖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公模仁表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施例套筒顶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施例公模仁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数字表示:
1套筒芯针、11套筒、2公模板、21公模仁、22母模板、23母模仁、24母模芯体、25母模滑块、26母模镶件、27凸部、28弧形部、29滑块束块、3通孔、31坡面、32针头、4弹簧、41弹簧腔、42腔体、5顶板、51顶针、6垫板、61连接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德兴精密电子(昆山)有限公司,未经泰德兴精密电子(昆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1004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呐喊宣泄仪
- 下一篇:一种建筑工地施工安全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