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跌倒床旁椅约束单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09808.5 | 申请日: | 2019-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316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黄胜燕;施煜;朱晓君;姚方圆;郎黎薇;黄莺;张铮;杨慧颖;任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5/37 | 分类号: | A61F5/37 |
代理公司: | 上海元一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8 | 代理人: | 吴桂琴;朱云峰 |
地址: | 200031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跌倒 床旁椅 约束 | ||
本实用新型属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涉及临床护理用具,具体是一种防跌倒床旁椅约束单;该约束单主要由约束单主体、约束腰带和约束肩带组成;所述约束单主体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约束腰带,该约束单主体还固定连接约束肩带。经使用,结果表明,本实用新型作为辅助工具时,使用方便,操作简单,整个约束单加大了粘贴带,使得固定牢固,安全、实用性强,能为偏瘫能坐椅活动的患者提供人性化的护理,能避免患者长时间卧床产生的肢体疲劳跌倒,并能促进患者肢体康复活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涉及临床护理用具,具体涉及一种安全约束单,特别涉及一种防跌倒床旁椅约束单。
背景技术
临床实践中,跌倒是患者突然或非故意的停顿,倒于地面或倒于比初始位置更低的地方。患者跌倒是医院常见的医疗事故之一;而神经内科以老年患者居多,体质差、反应迟钝、行动缓慢、 步态不稳、平衡功能下降,又因其病种的特殊性,致使发生跌倒的危险性明显增高,例如卒中患者常伴随偏瘫、单侧身体感觉障碍,小脑共济失调患者常容易发生前后倾倒现象,脊髓病患者下肢的肢体无力以及癫痫患者癫痫的突然发作等,均与患者的跌倒相关。为了预防压疮、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以及肢体的早期康复等,神经内科患者在病情稳定后常要求变化体位和进行早期的下床活动,从床上卧位到床旁椅子上的坐位等进行肢体的功能锻炼,有时需要患者坐于床旁椅上进行一些神经功能的量表测定;但常常因为患者出现了肢体无力,肢体疲劳而导致患者容易向前倾倒和向一侧倾倒,当患者独坐在床旁椅上无人看护时,就增加了患者跌倒的风险。
目前临床上常用约束对象为躁动、麻醉未醒、昏迷等意识障碍病人,因其会出现自伤、拔管倾向、坠床等风险,常使用保护性约束装置;常用的是肢体约束带、床上约束单、胸部约束单等,也有少数座位式约束带,有些座位式约束带腰部设计的是腰带套,增加了活动性,但对于神经内科患者大多存在的肢体偏瘫来说,因为起不到固定的作用,容易使神经内科患者出现向一侧倾斜,虽然能起到防跌倒作用,但无法平衡固定,这样不利于患者从卧位到坐位进行康复锻炼,还增加了患者的不适感。
基于现有技术的现状,本申请的发明人拟提供一种防跌倒床旁椅约束单,该约束单能将患者固定在床旁椅上,有利于患者坐于床旁椅上进行下肢肢体的功能锻炼,且防止患者因长时间坐于床旁椅上出现的肢体无力和肢体疲劳等而引起的跌倒,有效解决现有护理中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或不足,提供一种防跌倒床旁椅约束单,该约束单能将患者有效固定在床旁椅上,有利于患者坐于床旁椅上进行下肢肢体的功能锻炼,且防止患者因长时间坐于床旁椅上出现的肢体无力和肢体疲劳等而引起的跌倒,有效解决护理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防跌倒床旁椅约束单,其特征在于,主要由约束单主体1、约束腰带2和约束肩带3组成;所述约束单主体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约束腰带2,该约束单主体1还固定连接约束肩带3;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约束单主体1上设有粘贴带A4,该粘贴带A4为双面魔术贴子母扣粘贴带,其可将所述约束单主体1固定与床旁椅椅背上;所述约束单主体1靠背部衬垫的内部装有海绵,让患者使用时更加舒适;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约束腰带2设有两根、分别固定于所述约束单主体1的两侧,用于约束患者;
所述约束腰带2围绕固定患者的腰腹部,该约束腰带2的宽度适宜且约束单内衬棉垫,减少了普通床旁椅背部较硬的不适感,增加了患者的舒适度, 防止患者由于一侧肢体的无力导致的向一侧倾斜跌倒;所述约束腰带2材质柔软,不会出现束缚感,保证患者使用舒适;
所述约束腰带2上设有粘贴带B5,该粘贴带B5为魔术贴子母扣,用于围绕固定患者的腰腹部;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约束肩带3设有两根、固定于所述约束单主体1的一侧,用于约束患者;
所述约束肩带3设有粘贴带C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未经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0980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清洗报警装置
- 下一篇:椎体内固定用弹片式锥体空腔形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