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板对板连接器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05816.2 | 申请日: | 2019-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234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龚锦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春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2/71 | 分类号: | H01R12/71;H01R13/6585;H01R13/6581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何冲;黄隶凡 |
地址: | 518106 广东省深圳市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总成 | ||
板对板连接器总成具有公端板连接器、母端板连接器及中间屏蔽体,公端板连接器可电性插接母端板连接器,以形成第一列导电线路与第二列导电线路,中间屏蔽体可对第一列导电线路与第二列导电线路提供电性屏蔽,以减少第一、第二列导电线路两者彼此之间的电性干扰,以防止第一、第二列导电线路两者彼此之间发生串音干扰,如此,可让板对板连接器总成可用于高速信号的传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板对板连接器总成,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可在信号传输过程中减少受到电性耦合干扰的程度以用于高频信号传输的板对板连接器总成。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电子设备朝着轻薄短小的方向发展,使得省略信号传输扁平电缆成为必然的趋势,因此,遂有板对板连接器技术的发展,藉以取代原先信号传输扁平电缆用来传输信号,而达成小型化电子设备体积的目的。然而,当今电子设备的信号传输需求量大,导致板对板连接器中传输信号端子的设置数量相对提高,使得传输信号端子之间的设置位置非常靠近,如此,当板对板连接器的传输信号端子高速传输信号时,非常靠近的传输信号端子之间会衍生电性干扰(例如串音干扰,又称为crosstalk)的问题。
因此,如何改善上述缺失,从而减少板对板连接器总成端子之间于高速传输信号衍生电性干扰(例如串音干扰,又称为crosstalk)的问题,实为所属技术领域人士所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先前技术之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板对板连接器总成,包括:公端板连接器、母端板连接器与中间屏蔽体。其中,公端板连接器得电性插接母端板连接器,以于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分别形成第一列导电线路与第二列导电线路,其中,中间屏蔽体位于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之间以提供电性屏蔽,以减少第一、第二列导电线路两者彼此之间的电性干扰。
可选择性地,针对前述的板对板连接器总成,还包含环状屏蔽体,环状屏蔽体于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的外围环绕延伸,以屏蔽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以降低第一、第二列导电线路受外界电性干扰。
可选择性地,针对前述的板对板连接器总成,其中,中间屏蔽体设置于公端板连接器或母端板连接器;环状屏蔽体设置于公端板连接器或母端板连接器。
综上所述,板对板连接器总成具有公端板连接器、母端板连接器及中间屏蔽体,其中,当公端板连接器可电性插接母端板连接器时,会形成第一列导电线路与第二列导电线路,中间屏蔽体可屏蔽第一列导电线路与第二列导电线路,使邻近的第一列导电线路与第二列导电线路彼此间不会发生电性耦合干扰的情况,藉以减少发生邻近第一、二列导电线路彼此之间发生串音干扰,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板对板连接器总成可用于高速信号的传输。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对板连接器总成的立体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板对板连接器总成中公端板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将图2所示公端板连接器省略公端绝缘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板对板连接器总成中母端板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将图4所示母端板连接器省略母端绝缘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板对板连接器总成中第一、第二列导电线路与中间屏蔽体的位置关系图。
图7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板对板连接器总成中的中间屏蔽体的屏蔽作用示意图。
附图标记
1 板对板连接器总成
11 公端板连接器
111 公端绝缘体
112 第一列公端导电端子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春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春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0581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增加空调泵内部循环量的结构
- 下一篇:一种新型导向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