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便携式鱼道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04157.0 | 申请日: | 2019-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9527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石敏;魏园杰;曹梦茜;李赟洁;谢艾伦;石小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峡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B8/08 | 分类号: | E02B8/08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43002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便携式 鱼道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新型便携式鱼道,包括多个首尾连接的鱼道单元和连接通道,所述鱼道单元包括圆柱形侧板和圆形底板围成的腔室,在腔室内设有多个挡板,所述挡板边缘为齿状,连接通道为半圆弧形,在圆柱形侧板开设有与连接通道相配合的缺口,连接通道与相邻两个鱼道单元连接,多个鱼道单元呈阶梯状分布;本实用新型不仅保护了天然渔业资源,保障水生生态系统的连续性多样性,降低对鱼类克流能力和连续跳跃能力的要求,还能随着鱼类洄游时期的变换而将鱼道给移除易安装,检修,拆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领域,具体地指一种新型便携式鱼道。
背景技术
近些年来,世界各国在兴建水利工程时,都发现随着大坝、堰和水闸的建设,河流的纵向连通性遭到严重的破坏,而且伴随巨额经济效益来临的还有逐年减少的鱼类资源量以及流域生境的破碎化。为解决这一问题,通过在大坝上修建过鱼设施,为鱼类提供洄游通道通过水闸或大坝的措施备受学者关注。
随着环保政策的不断完善以及项目建设的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大,我国已修建的水利工程中,已有不少的大坝开始或者已建成专为鱼类洄游设计的人工水槽。而一些正处于设计或者在建阶段的水利工程也必须具备一定的过鱼设施。鱼道作为帮助鱼类过坝的重要过鱼设施,在低水头水利枢纽上沟通鱼类洄游路线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是水利工程生态保护与修复技术的关键内容之一。
目前,相关科研工作在国内外均局限于水利枢纽的工程阻隔,而往往忽视了流域内小溪与河流中的天然屏障。小型溪流地形多变,地势复杂,往往在较短的距离内有多处阻隔,例如上下游较大高差引起的天然跌水,河流中大孤石对水流的阻隔等,这些天然屏障打破了河流的连续性,同时也对鱼类洄游造成较大的影响。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型便携式鱼道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新型便携式鱼道,不仅保护了天然渔业资源,保障水生生态系统的连续性多样性,降低对鱼类克流能力和连续跳跃能力的要求,还能随着鱼类洄游时期的变换而将鱼道给移除易安装,检修,拆除。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便携式鱼道,包括多个首尾连接的鱼道单元和连接通道,所述鱼道单元包括圆柱形侧板和圆形底板围成的腔室,在腔室内设有多个挡板,所述挡板边缘为齿状,连接通道为半圆弧形,在圆柱形侧板开设有与连接通道相配合的缺口,连接通道与相邻两个鱼道单元连接,多个鱼道单元呈阶梯状分布。
优选地,所述挡板为软挡板,挡板通过螺钉和螺母配合固定在圆柱形侧板上,并在连接处填充胶结剂用于防水。
优选地,挡板的长度为鱼道单元直径的四分之一,且与鱼道单元内壁呈逆水流30度至40度设置。
优选地,在圆柱形侧板和圆形底板之间设有鱼道边壁。
优选地,在圆形底板上设有仿生态河流系统,所述仿生态河流系统包括泥沙和诱鱼的水草。
优选地,所述多个鱼道单元呈“S”型螺旋状设置,并且水流方向与大坝方向平行。
优选地,位于两端的鱼道单元,没有相邻鱼道单元的一侧设有呈敞口的喇叭形连接通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实现了鱼道的连续过鱼,缩短过鱼时间,减小体能消耗,保证鱼类安全,尤其对体质较差或体能消耗过大的鱼类有积极的保护作用,为鱼类后续的上行洄游保存了体力;
2、使得鱼道在运行过程中逐渐形成水池,形成类似天然河流的适宜流态和水动力条件,从而辅助鱼类实现上溯;
3、鱼道与天然河床更为接近,仿生态河流效果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峡大学,未经三峡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0415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回转支撑整形夹具
- 下一篇:基于液位传感器的坡度测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