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混凝土泵送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01972.1 | 申请日: | 2019-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599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王俊杰;江涛;孙义;魏重阳;薛向欣;梁智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高强混凝土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02 | 分类号: | E04G2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2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泵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凝土泵送系统,属于混凝土运输设备的技术领域,其包括车体,车体上设置有料斗,料斗连通有输送管,输送管与料斗之间连接有混凝土泵,所述输送管上设置有分支管,分支管的两端分别与输送管连通,分支管的顶端竖直设置有圆筒,圆筒的上方设置有流变仪,车体上设置有用于放置流变仪的置物架,流变仪的测量装置延伸至圆筒内,圆筒与分支管之间连通有回流管。本实用新型便于及时检测料斗内混凝土的流变性,以便及时向料斗内加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运输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混凝土泵送系统。
背景技术
在建筑施工现场,常需要将搅拌站混合均匀的混凝土转移至其他位置处,长距离的输送下则需要由混凝土输送泵来完成。
现有的混凝土输送泵主要由汽车底盘、混凝土泵、料斗、混凝土分配阀、布料杆、输送管和支腿组成。使用时,将搅拌站混合均匀的混凝土转移至料斗内,再于料斗内继续搅拌,降低混凝土在转运过程中出现离析等现象,期间可根据需要向料斗内加水,降低混凝土凝结的可能性,然后再由混凝土泵带动料斗内的混凝土沿输送管转移至其它位置处。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混凝土由搅拌站转移至料斗内时,混凝土停留时间过长,混凝土的流变性等会发生变化,无法判断料斗内的混凝土是否需要加水,不便于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混凝土泵送系统,便于及时检测料斗内混凝土的流变性,以便及时向料斗内加水。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混凝土泵送系统,包括车体,车体上设置有料斗,料斗连通有输送管,输送管与料斗之间连接有混凝土泵,所述输送管上设置有分支管,分支管的两端分别与输送管连通,分支管的顶端竖直设置有圆筒,圆筒的上方设置有流变仪,车体上设置有用于放置流变仪的置物架,流变仪的测量装置延伸至圆筒内,圆筒与分支管之间连通有回流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混凝土于料斗内被搅拌均匀后,再由混凝土泵带动混凝土由输送管流至分支管,再由分支管漫延至圆筒内,当混凝土流至回流管处时,再由回流管依次流回至分支管、输送管内,最终被混凝土泵抽走,即可将混凝土输送至其它位置处;整个输送混凝土的过程中,圆筒内始终保留有一定体积的混凝土,此时,可通过流变仪及时检测圆筒内混凝土的流变性,以便及时向料斗内加水,提高使用时的便利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分支管的两端处分别设置有减速板,减速板的表面开设有多个减速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混凝土在被输送时,需要穿过减速孔再流至分支管,从而降低混凝土由输送管流至分支管的流速,进而降低混凝土蔓延至圆筒内的速度,便于为流变仪营造较好的测量环境,降低对流变仪的干扰,提高测量时的精确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置物架包括支撑柱和置物盒,置物盒位于支撑柱的顶端,置物盒的底端开设有供流变仪的测量装置穿过的测量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可将流变仪放置于置物盒中,并使得流变仪的测量装置穿过测量孔延伸至圆筒内,当混凝土由分支管向上蔓延至圆筒内时,即可通过流变仪检测混凝土的流变性,提高使用时的便利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柱连接有调高组件,提高组件包括套管,套管的顶端转动连接有套环,套环套设于支撑柱的外壁并与支撑柱螺纹连接,支撑柱的底端延伸至套管内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套环,即可带动支撑杆转动,带动支撑杆沿竖直方向升降,从而调节置物盒的高度,带动流变仪的测量装置伸入或脱离圆筒内部空间;降低在非工作状态下混凝土对流变仪测量装置的干扰。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套环的外壁设置有把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高强混凝土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市高强混凝土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0197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铝材残卷拉废装置
- 下一篇:建筑找坡定型收面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