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透红外线的遮光胶带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191600.5 | 申请日: | 2019-07-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674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 发明(设计)人: | 李晗;张春;焦江华;田晓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宝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9J7/50 | 分类号: | C09J7/50;C09J7/25 |
| 代理公司: | 广东创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690 | 代理人: | 任海燕 |
| 地址: | 51811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外线 遮光 胶带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透红外线的遮光胶带,包括由下至上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离型膜层、第一粘合层、第一油墨层、基材层、第二油墨层、第二粘合层、以及第二离型膜层,所述第一油墨层和第二油墨层为可透红外线的黑色油墨层。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遮光胶带内设置可透红外线的黑色油墨层,在保证遮光效果的同时,红外线可穿透胶带,从而不影响指纹识别,增大指纹识别的有效区域,提高指纹识别的准确度和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遮光胶带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可透红外线的遮光胶带。
背景技术
遮光胶带主要应用在电子设备内的LCD面板和背光模组中,其作用是固定背光模组各膜材以及遮蔽吸收背光模组四周的光线。
现有的手机一般采用红外线进行指纹识别,随着全面屏手机的兴起,手机边框越来越窄,由于现有的遮光胶带在吸收白光的同时会吸收红外线,红外线无法通过遮光胶带会影响屏幕边缘部分的指纹识别效果,导致指纹识别的效率和精准度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透红外线的遮光胶带,在保证遮光效果同时,使红外线可穿透胶带,从而有利于指纹的识别。
一种可透红外线的遮光胶带,包括由下至上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离型膜层、第一粘合层、第一油墨层、基材层、第二油墨层、第二粘合层、以及第二离型膜层,所述第一油墨层和第二油墨层为可透红外线的黑色油墨层。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油墨层的厚度为3-30μm。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油墨层的厚度为3-30μm。
进一步的,所述基材层为透明PET基材层。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粘合层和第二粘合层均为透明胶水层。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离型膜层和第二离型膜层均为PET单面离型膜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遮光胶带内设置可透红外线的黑色油墨层,在保证遮光效果的同时,红外线可穿透胶带,从而不影响指纹识别,增大指纹识别的有效区域,提高指纹识别的准确度和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透红外线的遮光胶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所示,一较佳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可透红外线的遮光胶带主要包括第一离型膜层1、第一粘合层2、第一油墨层3、基材层4、第二油墨层5、第二粘合层6、以及第二离型膜层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宝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宝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916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园林修剪机械用耐振动铝电解电容器
- 下一篇:煤块定量装袋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