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残疾人无障碍电梯用的升降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85740.1 | 申请日: | 2019-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587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罗建华;饶良涛;周秋冬;闵文辉;吴江;刘华;周轩;黄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达电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1/00 | 分类号: | B66B11/00 |
代理公司: | 南昌金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6129 | 代理人: | 邓澄宇 |
地址: | 330103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残疾人 障碍 电梯 升降 平台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升降平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残疾人无障碍电梯用的升降平台,包括支撑板,支撑板形状为方形板且方形板上板面的两侧位置各开设有斜切面,支撑板的一个斜切面上开设有方形板状凹槽,支撑板的凹槽中设置有引导板,引导板形状为方形板且方形板一端开设有斜切面,引导板中设置有定向滑杆,引导板上开设有柱状凹槽,定向滑杆一端延伸到引导板的柱状凹槽中,定向滑杆另一端和支撑板的凹槽底面固定连接,引导板两端的支撑板上各设置有一个控制装置,本实用新型构造设计实现在电梯中方便使用升降平台,进而满足残疾人的实际需求,很具有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升降平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残疾人无障碍电梯用的升降平台。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电梯往往不设置残疾人用升降平台,现有技术中升降平台在电梯中占有一定空间,此外升降平台结构简单,需要进行人工移动,整个过程耗时耗力,很不方便。
电梯在设计之初会使电梯箱体内腔底面和外界地面平行共面,但是类似小区中的电梯为了使电梯的干净整洁,往往会在电梯里额外铺上地板,定期更换地板,确保电梯干净整洁,这样就产生一定的高度差,对于坐在轮椅上的残疾人来说,这样的高度差会造成其生活不便。
如果能够发明一种升降平台占有空间小,且操作简单,方便人们的实际生活,就能解决问题,为此我们提供了一种残疾人无障碍电梯用的升降平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残疾人无障碍电梯用的升降平台,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残疾人无障碍电梯用的升降平台,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形状为方形板且方形板上板面的两侧位置各开设有斜切面,支撑板的一个斜切面上开设有方形板状凹槽,支撑板的凹槽中设置有引导板,所述引导板形状为方形板且方形板一端开设有斜切面,所述引导板中设置有定向滑杆,引导板上开设有柱状凹槽,定向滑杆一端延伸到引导板的柱状凹槽中,所述定向滑杆另一端和支撑板的凹槽底面固定连接,引导板两端的支撑板上各设置有一个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一端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一端连接有齿轮一,齿轮一的一侧啮合连接有升降柱,传动杆、齿轮一和升降柱设置于支撑板中,所述升降柱上端延伸到支撑板的外部,升降柱的下端连接有弹簧,所述控制装置包括轴杆、齿轮二和蜗杆,所述蜗杆一端和传动杆传动连接,所述蜗杆另一端啮合连接有齿轮二,所述齿轮二中部开设有通孔,齿轮二的通孔中活动套接有轴杆,支撑板的上端设置有压力板,升降柱上端和压力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升降柱形状为柱状长方体,升降柱的柱体侧面上开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棱台状凹槽,升降柱和齿轮一啮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传动杆上固定连接有锥齿轮,传动杆贯穿锥齿轮的中部,蜗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锥齿轮,蜗杆上的锥齿轮和传动杆上的锥齿轮啮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引导板的板体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凸出齿,所述凸出齿为棱台状,若干凸出齿和齿轮二啮合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构造设计实现在电梯中方便使用升降平台,进而满足残疾人的实际需求,很具有实用性;
2.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电梯中的人用脚踩踏压力板即可,方便人们的实际生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升降柱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板、2引导板、3定向滑杆、4控制装置、5传动杆、6齿轮一、7轴杆、8齿轮二、9蜗杆、10升降柱、11弹簧、12凸出齿、13电梯箱体、14压力板。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达电梯有限公司,未经康达电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857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