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强迫风冷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82179.1 | 申请日: | 2019-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867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王亮;杨秀超;徐景秋;贺冠强;陈俊;周文勇;万伟伟;邹今换;曾文杰;臧晓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H02M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2 | 代理人: | 吴大建;何娇 |
地址: | 41200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迫 风冷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强迫风冷系统,该强迫风冷系统包括布置有发热器件的热源区以及用于提供流入所述热源区的气流并接收从所述热源区流出的气流的循环风道,循环风道包括用于提供流入所述热源区的气流的第一风道和用于接收从所述热源区流出的气流的第二风道,热源区位于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之间。不断流入和流出热源区的气流将热源区的发热器件的热量循环带走,从而使得柜体内各腔热量分布均匀,避免热量集中造成的影响功率器件的使用寿命以及热应力过大而引起柜体的变形甚至开裂。且在气流流经热源区的过程中,气流还能够将热源区的各器件表面积累的灰尘带走,防止各器件表面积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冷散热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强迫风冷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实践运用环境的要求,当前机车或动车用变流器轻量化和小型化是其发展的主要趋势。为控制变流器柜体体积,要求柜体内功率器件尽量结构紧凑,而柜体内功率器件功率大,发热量多,此外,柜体内各腔体必须进行密封,这导致了大量热量不易散发、流动,进一步引起柜体各腔内各部位温度分布不均,热量易集中的问题。
虽然当前机车或动车用各整流、逆变模块均设计独立的水冷或风冷系统对其内部的IGBT芯片进行冷却,但是这些独立的冷却系统没有考虑柜体腔内各功率器件工作环境的冷却,不能使柜体各腔内各各部位的热量流动散发。
柜体各腔内热量集中,这一方面使柜体热应力过大的地方可能会引起变形甚至开裂,影响柜体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局部温度过高也将会影响柜体内各功率器件的使用性能。另外,随着时间的推移,柜体内积灰会非常严重,这也直接影响了各功率器件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强迫风冷系统,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强迫风冷系统,包括布置有发热器件的热源区以及用于提供流入所述热源区的气流并接收从所述热源区流出的气流的循环风道;
所述循环风道包括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所述热源区位于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之间;
所述第一风道用于提供流入所述热源区的气流;
所述第二风道用于接收从所述热源区流出的气流。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风道上设置有第一风孔以供气流从所述第一风道流向所述热源区;
所述第二风道上设置有第二风孔以供气流从所述热源区流向所述第二风道。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风孔与所述第二风孔相对布置,所述热源区布置在所述第一风孔和所述第二风孔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风孔与所述第二风孔沿所述发热器件的非叠置方向相对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风孔的分布范围和所述第二风孔的分布范围均覆盖热源区内的全部发热器件。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风道内设置有第一风机,所述第一风机用于将所述第一风道内的气流送入所述热源区并将所述第二风道内的气流吸入所述第一风道;
所述第二风道内设置有第二风机,所述第二风机用于将所述热源区中的气流吸入所述第二风道并将所述第二风道内的气流送入所述第一风道。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风机的风向与所述第二风机的风向一致。
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二风机的进风端设置有风机滤网片。
进一步的,所述循环风道还包括回流区,从所述第二风道流出的气流经过所述回流区回流至所述第一风道。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风道与外部环境进行热交换,所述第一风道的靠近外部环境一侧的风道板的内壁上设置有导热材料层;和/或
所述第二风道与外部环境进行热交换,所述第二风道的靠近外部环境一侧的风道板的内壁上设置有导热材料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8217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