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蝶形激光器温度控制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81609.8 | 申请日: | 2019-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3857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发明(设计)人: | 苗玉龙;谢刚文;邱妮;姚强;张施令;侯雨杉;周艳玲;宫林;向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23/24 | 分类号: | G05D23/24 |
代理公司: | 11246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贺春林 |
地址: | 401123 重庆市渝北***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放大器 电阻 反向输入端 同向输入端 控制器 温度控制电路 误差放大电路 本实用新型 参考电压端 蝶形激光器 电桥电路 接地 输出端连接 电压采集 依次连接 控制端 输出端 电容 死区 | ||
1.一种蝶形激光器温度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电桥电路,误差放大电路,控制器和温度控制电路;
所述误差放大电路包括放大器U16,所述放大器U16的反向输入端连接至所述电桥电路的第一输出端,所述放大器U16的反向输入端还通过电阻R32连接至参考电压端,所述放大器U16的反向输入端还通过电阻R37接地;
所述放大器U16的同向输入端通过电阻R57和电阻R36的串联连接至参考电压端,所述放大器U16的同向输入端还通过电容C75接地;
所述放大器U16的同向输入端还连接至控制器的电压采集端;
所述放大器U16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控制器的控制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蝶形激光器温度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为LTC1923型热电冷却器控制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蝶形激光器温度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控制电路包括MOS管U17A,MOS管U17B,MOS管U18A,MOS管U18B;
所述MOS管U17A的源极通过电阻R41接地,所述MOS管U17A的漏极连接至所述MOS管U17B的漏极,所述MOS管U17B的源极连接至VCC;
所述MOS管U17A的栅极连接至所述控制器的NDRVB管脚,所述MOS管U17B的栅极连接至所述控制器的PDRVA管脚;
所述MOS管U17A的漏极还通过电感L5连接至所述控制器的TEC+管脚,所述控制器的TEC+管脚还通过电容C61接地;
所述MOS管U18A的源极连接至所述MOS管U17A的源极,所述MOS管U18A的漏极连接至MOS管U18B的漏极,所述MOS管U18B的源极连接至VCC;
所述MOS管U18A的栅极连接至控制器的NDRVA管脚,所述MOS管U18B的栅极连接至所述控制器的PDRVB管脚;
所述MOS管U18A的漏极通过电感L6连接至所述控制器的TEC-管脚,所述控制器的TEC-管脚还通过电容C62接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蝶形激光器温度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MOS管U17A的源极连接至所述控制器的CS+管脚,所述MOS管U17A的源极通过电阻R41连接至所述控制器的CS-管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蝶形激光器温度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C61、C62均为电解电容。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蝶形激光器温度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控制电路还包括电容C29和电容C30,所述电容C29的一端连接至MOS管U17B的源极,电容C29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MOS管U17A的源极;
所述电容C30的一端连接至MOS管U18B的源极,电容C30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MOS管U18A的源极。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蝶形激光器温度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控制电路还包括电容C76,所述电容C76设置在所述控制器的TEC+管脚和所述控制器的TEC-管脚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8160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单点热流道温度控制器
- 下一篇:一种基于定影装置的温控调节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