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复合材料发射筒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80499.3 | 申请日: | 2019-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906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殷飞;李光友;隋显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威海光威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70/68 | 分类号: | B29C70/68;B29C35/02;F41F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利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56 | 代理人: | 王茹 |
地址: | 264209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材料 发射 | ||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复合材料发射筒,所述复合材料发射筒包括复合材料筒体、位于复合材料筒体端部的端头法兰预埋结构、位于复合材料筒体上的若干接口预埋件和支脚预埋件、及固定安装于支脚预埋件上的支脚,端头法兰预埋结构包括法兰预埋件,所述复合材料筒体由内向外依次包括耐烧蚀层、内环向加强层、电磁屏蔽层、蜂窝层与局部实心层、外环向加强层及外表面油漆层,所述法兰预埋件、接口预埋件及支脚预埋件全部或部分设置于电磁屏蔽层和外环向加强层之间。本实用新型的复合材料发射筒结构简单,密封效果好,吊装承载能力强,耐烧蚀层粘接强度高,成型工艺简单,脱模方便,固化次数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复合材料结构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材料发射筒。
背景技术
为了满足轻量化的需求,发射筒复材化的设计越来越广泛,但是结构设计的优劣和成型工艺的设计直接决定了生产效率高低和产品质量。目前现有的成型工艺和结构存在成型效率低和产品某些性能指标不过关等问题,比如固化次数过多,成型工艺过于繁琐,耐烧蚀层粘接强度低、易脱落,直线度差,吊装承载能力低等问题。
因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复合材料发射筒。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材料发射筒。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复合材料发射筒,所述复合材料发射筒包括复合材料筒体、位于复合材料筒体端部的端头法兰预埋结构、位于复合材料筒体上的若干接口预埋件和支脚预埋件、及固定安装于支脚预埋件上的支脚,端头法兰预埋结构包括法兰预埋件,所述复合材料筒体由内向外依次包括耐烧蚀层、内环向加强层、电磁屏蔽层、蜂窝层与局部实心层、外环向加强层及外表面油漆层,所述法兰预埋件、接口预埋件及支脚预埋件全部或部分设置于电磁屏蔽层和外环向加强层之间。
一实施例中,所述蜂窝层与局部实心层位于同一铺层厚度区间,所述局部实心层位于蜂窝层与法兰预埋件、和/或蜂窝层与接口预埋件、和/或蜂窝层与支脚预埋件之间。
一实施例中,所述端头法兰预埋结构包括位于法兰预埋件外侧的纤维层,所述纤维层位于电磁屏蔽层和外环向加强层之间。
一实施例中,所述法兰预埋件包括3个1/3圆环结构的预埋件,每个预埋件上设有若干螺纹盲孔。
一实施例中,所述接口预埋件及支脚预埋件部分露出至复合材料筒体外部,露出部分通过局部加强筋进行固定,局部加强筋材料为碳纤维平纹编织预浸料,采用环向布块逐层铺贴的方式形成于复合材料筒体外部。
一实施例中,所述内环向加强层包括交替铺放的0°碳纤维预浸料铺层和90°碳纤维预浸料铺层,外环向加强层包括铺放比为6:4的0°碳纤维预浸料铺层和90°碳纤维预浸料铺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中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复合材料发射筒结构简单,密封效果好,吊装承载能力强,耐烧蚀层粘接强度高,成型工艺简单,脱模方便,固化次数少;
相比传统金属材质实现了轻量化设计;仅采用两次固化即可成型,相比行业内多次固化成型方法效率大大提高;端头法兰预埋结构可实现较为严苛的吊装要求;耐烧蚀层成型方法可满足多次发射和摩擦后漆面完好、无脱落等优点;结构形式和成型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复合材料发射筒的立体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海光威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威海光威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8049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