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冷却装置及空压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80006.6 | 申请日: | 2019-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176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雷燕秋;姜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格尔压缩机(青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39/06 | 分类号: | F04B3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拉沃科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45 | 代理人: | 周厚民 |
地址: | 266300 山东省青岛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冷却 装置 空压机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冷却装置及空压机,包括:密闭壳体,具有密闭空间;制冷装置,包括蒸发器,设置在所述密闭壳体内部;润滑油热交换装置,设置在所述密闭壳体内部,串联在连通油气分离器的润滑油出口和机头的润滑油入口的管路中。本实用新型的冷却装置,首次将制冷装置引入空压机来冷却润滑油,这种降温方式功率消耗少,降温速度快,冷却效果好,由于润滑油热交换装置设置在密闭壳体内部,不会受到外界灰尘等细微颗粒的影响,长期使用也不会降低传热效率,能够有效克服现有技术中铝制散热器使用一段时间后传热效率降低导致的一系列问题,有利于延长空压机的使用寿命,保证空压机在较长时间的运行中保持性能稳定,改善用户体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压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对润滑油进行冷却的冷却装置及空压机。
背景技术
空压机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高温主要通过润滑油来降温,润滑油的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损坏空压机的机头。现有的空压机设备,对润滑油进行降温,最常见的方式是风冷式,即采用铝制散热器和风机,铝制散热器内设散热通道,润滑油由散热通道的入口进,出口出,风机用吹或吸的方式对铝制散热器进行风冷降温,在控制面板上设定温度范围,通过变频器控制风机的转速进行调节温度,保持润滑油的温度在设定安全温度范围内,进而保证空压机正常运行。
实用新型人在多年的企业经营中,发现使用一定年限(通常是5-8年)的空压机,通常会出现产气效率下降,功耗上升的问题,偶发铝制散热器发鼓爆破、机头抱死不运行等设备故障。这在业内通常被认为空压机使用寿命已到,需要更新,实用新型人一度也这么认为。后来实用新型人对发鼓爆破的铝制散热器、和抱死不运行的机头进行检查,发现发鼓爆破的铝制散热器内部的润滑油发焦发粘,抱死不运行的机头内部也发现发焦发粘的润滑油。实用新型人后来对一些老旧机器的铝制散热器进行切割检查,发现铝制散热器的内部都粘附有不易流动的润滑油,导致通过性很差;实用新型人又针对空压机的使用环境进行了分析,发现空压机使用的工厂环境空气质量较差,空气中的灰尘容易附着在铝制散热器的表面,影响散热,在变频器已经控制风机以最大转速吹风,润滑油的温度仍处于控制面板设定的温度范围的上限或轻微超出,空压机通常会在这种环境下工作较长时间。
经过认真分析,实用新型人认为,主要是现有的风冷降温方式存在缺陷,对空压机设备造成了温水煮青蛙式的损害,设备运行较长时间后,必然出现产气效率低、功耗上升的问题。具体是:现有的风冷降温方式,通常包括铝制散热器和风机,为了提高散热效率,铝制散热器上均布有许多空隙,风机吹动空气穿越空隙带走热量,为铝制散热器降温,然而现实中的工况复杂,空压机通常工作的场所灰尘等细微颗粒物较多,这些细微颗粒物被风机吸引并吹向铝制散热器后,很容易附着在铝制散热器的空隙中,降低铝制散热器的散热效率,逐渐累积之后,变频器逐渐控制风机加大转速,铝制散热器的温度也逐渐提升,润滑油长期在较高温度下运行,开始变焦发粘,慢慢附着在铝制散热器散热通道的内壁上,造成通过性变差,进一步降低了铝制散热器的散热效率,如此循环;另外,变焦发粘的润滑油还会导致机头粘性加大,最终导致空压机出现产气效率低、功耗上升问题,最严重时可发生铝制散热器发鼓爆破、机头抱死不运行等严重设备故障。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空压机采用传统风冷降温,长时间运行后,导致产气效率低、功耗上升且使用寿命短的技术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全新结构的冷却装置,该冷却装置在空压机长时间运行后,也不会导致产气效率低功耗上升等问题,能够提升设备使用寿命。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一种冷却装置,包括:
密闭壳体,具有密闭空间;
制冷装置,包括蒸发器,设置在所述密闭壳体内部;
润滑油热交换装置,设置在所述密闭壳体内部,串联在连通油气分离器的润滑油出口和机头的润滑油入口的管路中。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润滑油热交换装置的用于流通润滑油的管路内径>3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格尔压缩机(青岛)有限公司,未经海格尔压缩机(青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8000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