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小堆主泵的转子平衡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77799.6 | 申请日: | 2019-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652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刘淦;高泽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阿波罗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66 | 分类号: | F04D29/66;F04D29/58 |
代理公司: | 上海兆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有限合伙) 31241 | 代理人: | 屠轶凡 |
地址: | 201401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小堆主泵 转子 平衡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核电领域的一种用于小堆主泵的转子平衡结构,包括导流体、空气隔热屏,以及竖直贯穿所述空气隔热屏和所述导流体的泵轴;所述导流体的顶面和所述空气隔热屏的底面之间形成一个充满传输介质的平衡腔,所述平衡腔内设有与所述泵轴固定套接的平衡盘,所述平衡盘的顶面与所述空气隔热屏的底面分离,所述平衡盘的底面与所述导流体的顶面分离。其技术效果是:其可以平衡泵轴的轴向力,同时起到增加转子部件转动惯量,保证整个转子部件的轴向力向下,使泵轴始终处于受拉的状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核电领域的一种用于小堆主泵的转子平衡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核电站的反应堆主泵的结构形式有两种,分别是轴封泵和屏蔽泵;从泵进出口方向看,反应堆主泵均采用下部进水、水平出水的结构。
用于30W兆瓦以下反应堆的反应堆主泵又称为小堆主泵。小堆主泵的功能是强迫冷却剂在主系统中进行闭式循环,将反应堆所产生的热能传送至蒸汽发生器,将二回路的介质加热成蒸汽,驱动汽轮机做功。在停堆状况下,要求小堆主泵能在半流量时,惯性惰转时间在3s以上,使冷却剂继续流过堆芯,带走核燃料的余热,防止燃料组件烧毁。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小堆主泵的转子平衡结构,其可以平衡泵轴的轴向力,使泵轴始终处于受拉的状态。
实现上述目的的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小堆主泵的转子平衡结构,包括导流体、空气隔热屏,以及竖直贯穿所述空气隔热屏和所述导流体的泵轴;
所述导流体的顶面和所述空气隔热屏的底面之间形成一个充满传输介质的平衡腔,所述平衡腔内设有与所述泵轴固定套接的平衡盘,所述平衡盘的顶面与所述空气隔热屏的底面分离,所述平衡盘的底面与所述导流体的顶面分离。
进一步的,所述导流体的顶面设有一个下凹的下台阶面,形成所述平衡腔。
再进一步的,所述空气隔热屏底部的内圆周设有水导轴承,所述泵轴内设有润滑水通路,所述润滑水通路的进口是竖直的,位于所述泵轴的底端的中心,所述润滑水通路的出口是水平的,位于所述水导轴承顶面的上方;所述空气隔热屏上设有连通所述平衡腔和所述水导轴承的润滑水回路。
更进一步的,所述泵轴上套接有与所述水导轴承对应的轴套以及与所述导流体对应的下轴套,所述轴套的底面与所述平衡盘的顶面面接触,所述下轴套的顶面与所述平衡盘的底面面接触。
再进一步的,所述平衡盘的底面设有一个环形凸缘,所述下台阶面内对应设有一个环形凹槽。
再进一步的,所述下台阶面的内圆周为弧面。
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小堆主泵的转子平衡结构的技术方案,包括导流体、空气隔热屏,以及竖直贯穿所述空气隔热屏和所述导流体的泵轴;所述导流体的顶面和所述空气隔热屏的底面之间形成一个充满传输介质的平衡腔,所述平衡腔内设有与所述泵轴固定套接的平衡盘,所述平衡盘的顶面与所述空气隔热屏的底面分离,所述平衡盘的底面与所述导流体的顶面分离。其技术效果是:其技术效果是:其可以平衡泵轴的轴向力,同时起到增加转子部件转动惯量,保证整个转子部件的轴向力向下,使泵轴始终处于受拉的状态。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小堆主泵的泵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为了能更好地对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理解,下面通过具体地实施例,并结合附图进行详细地说明:
一种小堆主泵的泵端包括泵壳11、导流体12、叶轮13、叶轮螺母14、导叶15、主密封1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阿波罗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阿波罗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7779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LNG接收站高压泵系统
- 下一篇:一种拨动式有声无声自由切换鼠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