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铝电解电容器用负极铝箔腐蚀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77662.0 | 申请日: | 2019-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620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胡遵文;陈亭飞;储丽丽;王雅雯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双巨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F1/08 | 分类号: | C23F1/08;B08B15/04;B01D29/01;B01D53/40;B01D53/75 |
代理公司: | 合肥顺超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120 | 代理人: | 程艳梅 |
地址: | 242300 安徽省宣城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铝电解电容器 负极 铝箔 腐蚀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容器生产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铝电解电容器用负极铝箔腐蚀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内腔底部固接有电热管,壳体内腔左右两侧壁对称固接有固定块,两组固定块之间插接有搁置板;壳体左侧壁下方固接有储液箱,储液箱内腔侧壁左右两侧壁之间固接有过滤板,储液箱顶部左侧插接有进液管,储液箱顶部中心固接有抽水泵,抽水泵与储液箱顶部之间连通有回流管,抽水泵顶部连通有抽液管,壳体顶部左侧插接有吸酸罩,吸酸罩顶部连通有吸酸管,吸酸管右端连通有废气处理箱,本实用新型能够解决现有的铝箔腐蚀装置存在腐蚀效果差、腐蚀效率低、腐蚀不充分等缺点,且腐蚀产生的废气不能进行有效处理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容器生产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铝电解电容器用负极铝箔腐蚀装置。
背景技术
电容器是由两个电极及其间的介质材料构成的。介质材料是一种电介质,当被置于两块带有等量异性电荷的平行极板间的电场中时,由于极化而在介质表面产生极化电荷,遂使束缚在极板上的电荷相应增加,维持极板间的电位差不变。这就是电容器具有电容特征的原因。当在两金属电极间加上电压时,电极上就会存储电荷,所以电容器是储能元件。任何两个彼此绝缘又相距很近的导体,组成一个电容器。现有技术常采用铝箔作为金属电极。
现有的铝箔腐蚀大多采用普通的浸泡腐蚀方式,腐蚀液会产生越来越多的固体杂质进而不断降低铝箔腐蚀的品质,存在腐蚀效果差、腐蚀效率低、腐蚀不充分等缺点,不利于电容器的高合格率、高效率、高品质生产;而且酸液与金属铝发生剧烈反应,酸液中的H+、CL-也挥发飘散在空气中,腐蚀设备,污染环境,且对人体有一定的危害。因此亟需研发一种新型的铝箔腐蚀装置来解决这一些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铝电解电容器用负极铝箔腐蚀装置,能够解决现有的铝箔腐蚀装置存在腐蚀效果差、腐蚀效率低、腐蚀不充分等缺点,且腐蚀产生的废气不能进行有效处理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铝电解电容器用负极铝箔腐蚀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腔底部固接有电热管,所述壳体内腔左右两侧壁对称固接有固定块,两组所述固定块之间插接有搁置板。
所述壳体左侧壁下方固接有储液箱,所述储液箱内腔侧壁左右两侧壁之间固接有过滤板,所述储液箱顶部左侧插接有进液管,所述储液箱顶部中心固接有抽水泵,所述抽水泵与储液箱顶部之间连通有回流管,所述抽水泵顶部连通有抽液管,且抽液管右端与壳体左侧壁相连通。
所述壳体顶部左侧插接有吸酸罩,所述吸酸罩顶部连通有吸酸管,所述吸酸管右端连通有废气处理箱。
优选的,所述废气处理箱内腔左右两侧壁之间固接有碱性过滤板,且碱性过滤板位于吸酸管右端的上方,所述废气处理箱顶部插接有排气管,所述废气处理箱右侧壁下方插接有出液管,所述出液管内腔设有节水阀,这样设置使得腐蚀产生的废气能够通过吸酸管排放到废气处理箱内,并内部的溶液进行反应处理,再将处理后的气体排放到外部,且废气处理箱内部的溶液能够通过出液管和节水阀随时更换。
优选的,所述搁置板数量为若干组,且每组搁置板的内腔均开设有若干个通孔,且通孔呈阵列状排布,这样设置使得一次能够腐蚀多组的铝箔,且通过设置通孔,使腐蚀液能够流动,进而完全覆盖铝箔,使铝箔的腐蚀更加彻底。
优选的,所述抽液管右端位于固定块上方,这样设置使得腐蚀液能够在完全覆盖铝箔后在进行抽液循环。
优选的,所述储液箱与壳体之间连通有入液管,这样设置使得储液箱内部的溶液能够通过入液管流动到壳体内,进而形成腐蚀液的循环。
优选的,所述吸酸管内腔设有吸风机,且吸风机位于废气处理箱左侧,这样设置使得能够通过吸风机使吸尘罩能够加速吸取壳体内部的废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双巨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双巨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776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轴输出机构及绞肉机
- 下一篇:一种3D全息数字光电处理投影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