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橡胶配料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75358.2 | 申请日: | 2019-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071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刘仲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五一六隔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B7/16 | 分类号: | B29B7/16;B29B7/24;B29B7/28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轩勇丽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橡胶 配料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橡胶配料器,涉及橡胶加工机器领域,在橡胶的加工业的工艺流程中,有很多步骤都需要配置不同比例的原料,而对原料的准确把控和充分混合,都有一定的要求,而一般的结构,很难做到在称重后能均匀搅拌混合各种原料,本实用新型包括定量配料器、搅拌罐、支架,定量配料器包括若干进料罐、进料斗、称重秤,支架包括支撑板和若干支撑柱,通过在每个进料罐底部设置一个中间带孔的称重秤,若干进料罐分别通过若干支柱连接到其底部对应的称重秤的顶面,称重秤秤得的重量等于初始重量加预设的进料罐中对应原料的重量后,将原料倒入搅拌罐中充分搅拌均匀,随后从搅拌罐底部的管道流出,进入橡胶生产流水线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橡胶加工机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橡胶配料器。
背景技术
橡胶是一种具有可逆形变的高弹性聚合物材料,在室温下富有弹性,在很小的外力作用下能产生较大形变,除去外力后能恢复原状。橡胶属于完全无定型聚合物,它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低,分子量往往很大,大于几十万。加工后的成品橡胶是具有弹性、绝缘性、不透水和空气的材料。现代社会中,橡胶制品广泛应用于工业生活的各个方面。
目前,在橡胶的加工业的工艺流程中,有很多步骤都需要配置不同比例的原料,而对原料的准确把控和充分混合,都有一定的要求,而一般的结构,很难做到在称重后能均匀搅拌混合各种原料,随后送入工艺流水线中。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橡胶配料器,解决了在橡胶的加工业的工艺流程中,有很多步骤都需要配置不同比例的原料,而对原料的准确把控和充分混合,都有一定的要求,而一般的结构,很难做到在称重后能均匀搅拌混合各种原料,随后送入工艺流水线中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橡胶配料器,包括定量配料器、搅拌罐、支架,所述定量配料器包括若干进料罐、进料斗、称重秤,所述支架包括支撑板和若干支撑柱,每个进料罐底部设置一个称重秤,所述称重秤是中间带孔的秤,所述若干进料罐分别通过若干支柱连接到其底部对应的称重秤的顶面,所述每个称重秤通过若干支撑柱连接到所述支架的支撑板上,所述支撑板通过若干支撑柱连接到地面,所述进料罐底部设置为漏斗状,所述进料罐漏斗状底部连出一管道A通向其下端的进料斗,所述管道A未和进料斗接触,所述进料罐漏斗状底部和管道A 连接处设置有电动闸门,所述进料斗底部连接出一个管道B,所述管道B穿过所述称重秤中间的孔,且不和称重秤接触,连接到所述搅拌罐顶部,所述搅拌罐底部设置为漏斗状,所述搅拌罐漏斗状底部连接出一管道C。将本实用新型一种橡胶配料器设置在需要配料的橡胶生产环节中,提前设置好定量配料器中的若干进料罐对应原料的预设重量,在橡胶生产流水线开始运作时,用机器向进料罐中倒入每个进料罐对应的原料,直到所述称重秤秤得的重量等于初始重量加预设的进料罐中原料的重量,每个称重秤中显示的进料罐中的原料重量都达到对应的预设重量时,所述电动闸门打开,每个进料罐中的原料沿着管道A倒入所述进料斗中,进而通过所述管道B进入所述搅拌罐中,搅拌罐对原料进行切割进行充分混合搅拌,混合均匀后,原料从搅拌罐底部的管道C流出,进入橡胶生产流水线中,随流水线的传送装置进入下一步的装置。这种结构的设计,可以对各种原料分别称重,并在称重后进行充分均匀混合。
进一步地,所述搅拌罐在其和漏斗状底部连接处设置有过滤网。过滤网会对在搅拌罐中混合不均匀,较大体积的原料进行过滤,然后使较大体积的原料在搅拌罐中继续进行切割、混合。
进一步地,所述搅拌罐内部的搅拌轴底部连接在过滤网上,搅拌轴穿过搅拌罐顶部盖板连接电机。
进一步地,所述搅拌轴和电机的连接方式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套接一锥齿轮A,所述搅拌轴顶部套接一锥齿轮B,所述锥齿轮A和所述锥齿轮B啮合。
进一步地,所述电机固定在所述搅拌罐的顶部盖板上。所述搅拌罐的这种搅拌结构的设计,可以使电机更好的将力传递到搅拌轴上,进而带动搅拌轴旋转。
进一步地,所述搅拌轴在搅拌罐内的部分套接有若干搅拌叶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五一六隔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五一六隔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7535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