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倒角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70564.4 | 申请日: | 2019-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545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周小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小玲 |
主分类号: | B23D79/00 | 分类号: | B23D79/00;B23Q3/06;B23Q5/04;B23Q5/34 |
代理公司: | 东莞合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61 | 代理人: | 许建成 |
地址: | 434221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倒角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倒角机,其在移动座或者倒角刀具上设有限位件,并可通过进给装置驱动移动座带动倒角刀具的切削部和限位件分别紧抵工件端面的倒角区和工件侧表面接近端面的区域,加工时,支撑台在第一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带动工件转动,刀杆则在第二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带动倒角刀具转动并对与其相抵的工件端面的待倒角区域进行倒角,且在倒角的过程中,由于限位件与工件侧表面接近端面的区域相抵并相对滑动,可对倒角刀具对工件端面的待倒角区域的倒角大小进行控制,从而实现对工件端面的待倒角区域的均匀倒角,提高倒角质量,且可适用于圆形、椭圆、方形或者异性等形状工件的倒角、去毛刺加工,通用性强、效率高、且加工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倒角机。
背景技术
许多工件(特别是冲压或者拉伸成型的壳状金属工件,以及吹逆成型的壳状塑胶工件等)在成型后,其端面外边缘往往较为锋利或者存在毛刺而需要进行倒角或者去毛刺。
传统的倒角、毛刺的方式主要有三种:1、通过角向磨光机或者直磨机进行打磨,但砂轮有沙粒、灰尘以及铁屑,存在效率低、操作危险以及加工质量差(例如倒角大小不均匀)的问题;2、通过车加工或者铣加工进行,此加工方式存在效率极低,且主要适用于圆柱形工件的倒角、去毛刺加工,而无法对椭圆、方形或者异性工件进行加工;3、通过震动筛或者抛光机进行,此加工方式存在设备成本高、耗材成本高且加工质量(例如倒角大小不均匀)不稳定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倒角机,旨在提高工件的倒角质量和效率,并降低加工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倒角机,包括:
机台;
支撑台,所述支撑台可枢转安装于机台,用于放置并支撑待加工的工件端面非倒角的区域;
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支撑台绕自身旋转中心线转动;
紧固机构,用于将待加工的工件锁定于支撑台上并使待加工的工件可随支撑台转动;
移动座,所述移动座直接或者间接地可移动安装于机台,并可在远离和靠近支撑台的位置之间移动;
刀杆,所述刀杆安装有倒角刀具,可在移动座的驱动下,在与工件端面的待倒角区域相抵和分离的位置之间移动;
限位件,所述限位件装于移动座或者倒角刀具上,可在移动座的驱动下,在与工件侧表面接近端面的区域相抵并随动和分离的位置之间移动;
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装于移动座上,用于驱动刀杆带动倒角刀具转动并对工件端面的待倒角区域进行倒角切削;以及
进给装置,所述进给装置直接或者间接装于机台,用于驱动移动座作所述移动,当倒角刀具对工件端面的待倒角区域进行倒角切削至一定值时,限位件紧抵工件侧表面接近端面的区域。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在移动座或者倒角刀具上设有限位件,并可通过进给装置驱动移动座带动倒角刀具的切削部和限位件分别紧抵工件端面的倒角区和工件侧表面接近端面的区域,加工时,支撑台在第一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带动工件转动,刀杆则在第二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带动倒角刀具转动并对与其相抵的工件端面的待倒角区域(或者待去毛刺区域)进行倒角,且在倒角的过程中,由于限位件与工件侧表面接近端面的区域相抵并相对滑动,可对倒角刀具对工件端面的待倒角区域的倒角大小进行控制,从而实现对工件端面的待倒角区域的均匀倒角,提高倒角质量,且可适用于圆形、椭圆、方形或者异性等形状工件的倒角、去毛刺加工,通用性强、效率高、且加工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壳状待倒角工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倒角机一实施例的工作状态立体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小玲,未经周小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7056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油箱和冷却箱连接结构
- 下一篇:全自动成圈机的抱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