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解槽冷却板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69334.6 | 申请日: | 2019-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1557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发明(设计)人: | 税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鑫恒源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C7/06 | 分类号: | C25C7/06;C25C3/02 |
代理公司: |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4 | 代理人: | 王霞 |
地址: | 629000 四川省遂宁市射洪***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解槽 冷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解槽冷却板,包括底板和冷却管,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环形冷却室,所述环形冷却室上设置有分别与冷却管连通的冷却液进口和冷却液出口,所述冷却液进口和冷却液出口之间设置有隔离板,同时在冷却液的运动方向上设置有导流板,本实用新型通过隔离板迫使冷却液需要环绕环形冷却室一周才能从冷却液进口流向冷却液出口,从而延长其运动距离,保证冷却液在整个环形冷却室内流动,避免电极发生局部过热;同时通过导流板引导冷却液的流动方向,在进一步延长冷却液运动距离的同时,延长冷却液在环形冷却室内的停留时间,使冷却液能够更加充分的吸收热量,从而提高对电极的冷却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解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解槽冷却板。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主要通过电解氯化锂的方式制备金属锂,其主要采用的设备为电解槽,而电解槽上的电极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如不能及时散热则会影响设备的正常工作;现有技术在中通过在电机的安装板上安装冷却板对电极进行冷却,其冷却板上设置有冷却室,冷却室上设置有冷却液进口和冷却液出口,但是其冷却液进口和冷却液出口距离过短,导致冷却液在进入冷却室后就直接从冷却液出口排出,其不但循环距离短,同时冷却液不能有效流动到距离进出口较远的区域,引起冷却板局部过热,其冷却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冷却效果差,电极易出现局部过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解槽冷却板,采用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提高冷却板对电极的冷却效果,防止设备过热,保证设备稳定、持续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设备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电解槽冷却板,包括底板和用于输送冷却液的冷却管,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环形冷却室,所述环形冷却室内设置有分别与冷却管连通的冷却液进口和冷却液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液进口和冷却液出口之间设置有延长冷却液流动距离的隔离板;且沿冷却液运动方向设置有用于改变冷却液流动方向的导流板。
进一步底板上连接有存水槽和连接法兰,所述存水槽的内边缘与连接法兰相连,其外边缘通过折边部与底板相连,从而在底板、存水槽和连接法兰之间构成封闭的环形冷却室。
进一步导流板和存水槽之间设置有相互配合的连接块和连接孔,隔离板与存水槽之间设置有相互配合的连接块和连接孔。
进一步连接块与连接孔之间通过焊接相连。
进一步导流板上设置有导流孔,且相邻导流板上的导流孔交错设置。
进一步导流孔是设置于导流板上的通孔或设置于导流板边缘的缺口。
进一步环形冷却室内冷却液湍急处设置的导流板比冷却液平缓处多1-2倍。
进一步冷却液进口和冷却液出口与隔离板之间的间距为10-15mm。
进一步冷却液为水、冷却油或其他常用降温流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在环形冷却室的冷却液进口和冷却液出口之间设置有隔离板,同时在冷却液的运动方向上设置有导流板,导流板上设置有导流孔,由于环形冷却室为环形,其将电极包裹于内环,因此通过隔离板将冷却液进口和冷却液出口实现单向隔离,冷却液只能环绕环形冷却一周才能从冷却液进口流向冷却液出口,从而延长其运动距离,保证冷却液在整个环形冷却室内流动,避免电极发生局部过热;同时通过导流板引导冷却液的流动方向,在进一步延长冷却液运动距离的同时,延长冷却液在环形冷却室内的停留时间,使冷却液能够更加充分的吸收热量,从而提高对电极的冷却效果,且导流板还能够为环形冷却室提供支撑,避免环形冷却室发生凹陷,提高其结构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鑫恒源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四川鑫恒源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6933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零点小型化介质滤波器
- 下一篇:一种旋转式液压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