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净化热风炉固体燃料的下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69068.7 | 申请日: | 2019-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685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邢纪荣;袁显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津南干燥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K1/00 | 分类号: | F23K1/00;F23K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财易清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18 | 代理人: | 陈桂兰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净化 热风炉 固体燃料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净化热风炉固体燃料的下料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上端连通设置有进料管,所述箱体内设有两个水平设置的粉碎辊,所述箱体的侧壁上设有驱动机构,所述箱体底部设有矩形槽,所述矩形槽的左侧侧壁上设有复位机构,所述矩形槽的右侧侧壁上设有抖动机构,所述矩形槽内设有筛板,所述筛板下端通过多个伸缩装置与矩形槽底部连接,所述箱体内设有多个挡板,所述箱体的外侧上铰接有取杂门。本实用新型通过一个电机驱动两个机构实现了对固体燃料的粉碎,使得燃料充分燃烧,达到利用率最大化,同时实现了竖直和水平方向的抖动过滤出杂质,减少了操作者的工作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风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净化热风炉固体燃料的下料装置。
背景技术
高净化热风炉是采用燃料直接燃烧,经高净化处理形成热风,而和物料直接接触加热干燥或烘烤,该种方法燃料的消耗热风炉量约比用蒸汽式或其他间接加热器减少一半左右。因此,在不影响烘干产品品质的情况下,完全可以使用直接式高净化热风,而使用的固体燃料常用的有煤和焦炭。
现有的固定燃料中往往掺杂有杂质,通常是直接投放,因固体燃料大小不一,很难充分燃烧利用,燃料燃烧后所产生的的灰渣不仅占据了燃烧炉的空间,影响固体燃料的充分燃烧,也会增加操作者的工作量,在实际操作中,需要人工不定期清理灰渣,这种方式不仅影响生产效率,且会耗费较大的人力劳动,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人身安全威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高净化热风炉固体燃料的下料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净化热风炉固体燃料的下料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上端连通设置有进料管,所述箱体内设有两个水平设置的粉碎辊,所述箱体的侧壁上设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均与两个粉碎辊固定连接,且两个粉碎辊远离驱动机构的一端与箱体的一侧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箱体底部设有矩形槽,所述矩形槽的左侧侧壁上设有复位机构,所述矩形槽的右侧侧壁上设有抖动机构,所述抖动机构与驱动机构固定连接所述矩形槽内设有筛板,所述筛板下端通过多个伸缩装置与矩形槽底部连接,所述箱体内设有多个挡板,且多个挡板均与箱体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矩形槽的底部和箱体底部均为碗状,所述箱体的外侧上铰接有取杂门。
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箱体侧壁上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抖动机构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端穿过箱体的侧壁并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啮合有两个第一齿轮,两个所述第一齿轮分别与两根粉碎辊同轴固定连接。
优选地,其特征在于,所述筛板两端均设有凹槽,且凹槽底部通过第一弹簧连接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上安装有滚轮,所述滚轮与矩形槽的侧壁销轴连接。
优选地,所述伸缩装置包括固定连接于筛板和矩形槽底部之间的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上套设有强力弹簧。
优选地,所述箱体的靠近驱动电机的一端侧壁内固定贯穿有轴承,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外壁与轴承的内壁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抖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矩形槽的右边外侧壁的T型杆,所述T型杆贯穿箱体的侧壁设置,所述T型杆与凸轮相抵接触设置,所述凸轮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啮合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和驱动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复位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矩形槽的左边外侧壁与箱体侧壁之间的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二伸缩杆上套设有第二弹簧。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通过粉碎辊、驱动电机、挡板、第一齿轮、第二齿轮之间的相互配合实现了对投放的固体燃料的粉碎,将大小不一的固体燃料粉碎呈小块,使得燃料进能够充分燃烧,提高燃料的利用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津南干燥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津南干燥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6906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