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钢结构塔柱竖转施工加固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68632.3 | 申请日: | 2019-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589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张波;李涵军;许文明;陈骏烽;杨伟东;毛飔琼;杨祺焜 | 申请(专利权)人: | 宏润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8 | 分类号: | E01D21/08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喻学兵 |
地址: | 3157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结构 塔柱竖转 施工 加固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结构塔柱竖转施工加固系统,可有效改善塔柱的受力状况,保证施工期间的结构安全。所述钢结构塔柱竖转施工加固系统包括钢结构塔柱和临时加固装置,所述钢结构塔柱包括主体部分以及由所述主体部分侧向向上延伸出的延伸部分;所述临时加固装置包括至少一根临时撑杆、多个上铰座以及多个下铰座,所述多个上铰座焊接在所述延伸部分,所述下铰座焊接在所述主体部分,各所述临时撑杆的上端具有上端铰座,且下端具有下端铰座,所述上端铰座与所述上铰座通过铰轴铰接,所述下端铰座与所述下铰座通过铰轴铰接,由此使得所述主体部分、所述延伸部分以及所述至少一根临时撑杆成三角形体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结构塔柱,尤其涉及钢结构塔柱竖转施工时的钢结构塔柱临时结构。
背景技术
桥梁钢结构主塔越来越多的使用竖向转体提升施工工艺,首先在桥面将塔柱拼装成整体,然后通过液压提升等多种方式将塔柱进行竖向转体到位。由于钢结构塔柱往往重量较重,提升所需要的拉力十分巨大,这对钢结构塔柱自身的结构受力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结构塔柱竖转施工加固系统,可有效改善塔柱的受力状况,保证施工期间的结构安全。
一种钢结构塔柱竖转施工加固系统包括钢结构塔柱和临时加固装置,所述钢结构塔柱包括主体部分以及由所述主体部分侧向向上延伸出的延伸部分;所述临时加固装置包括至少一根临时撑杆、多个上铰座以及多个下铰座,所述多个上铰座焊接在所述延伸部分,所述下铰座焊接在所述主体部分,各所述临时撑杆的上端具有上端铰座,且下端具有下端铰座,所述上端铰座与所述上铰座通过铰轴铰接,所述下端铰座与所述下铰座通过铰轴铰接,由此使得所述主体部分、所述延伸部分以及所述至少一根临时撑杆成三角形体系。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三角形体系位于所述钢结构塔柱竖转的旋转方向的正向侧。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临时撑杆还包括位于所述上端铰座与下端铰座之间的杆部,所述杆部为圆筒杆。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上端铰座或所述下端铰座包括端板、两平行的凸耳板以及多个筋板,其中在所述圆筒杆的上端或下端的端面由所述端板封闭,且连同所述端板沿周向开设多个轴向槽,所述两平行的凸耳板插入到相应的轴向槽中,并与所述圆筒杆焊接,并且多个筋板插入到相应的轴向槽中,并同时与所述凸耳板的外侧、所述圆筒杆焊接,所述凸耳板提供销孔,所述销孔用于装所述铰轴。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圆筒杆在其上端或下端对应开设有所述轴向槽的位置具有外周上的加强外围板。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凸耳板在其对应销孔的位置配置有加强外侧圆板。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钢结构塔柱的吊点设置在所述延伸部的末端。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钢结构塔柱的转动支点设置在所述主体部的所述下铰座所在一侧的相反一侧。
通过临时撑杆和两铰接的连接方式将支撑与塔柱组合成整体,形成稳固的三角形体系,有效改善塔柱的受力状况,消除塔柱上的影响质量和结构安全的根部应力,可保证施工期间的结构安全。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的以及其他的特征、性质和优势将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的描述而变得更加明显,其中:
图1是钢结构塔柱竖转施工加固系统的前视图。
图2是上支座的示意图。
图3是沿图2中1-1线的剖面图。
图4是临时撑杆的俯视图。
图5是图4中的A向视图。
图6是图4中的B向视图。
图7是图4中的1-1断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宏润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宏润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6863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