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皮肤消毒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68476.0 | 申请日: | 2019-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635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周艳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35/00 | 分类号: | A61M35/00 |
代理公司: | 武汉泰山北斗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50 | 代理人: | 董佳佳 |
地址: | 4300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皮肤 消毒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皮肤消毒装置,包括手柄、消毒头、供液开关和存放盒,手柄内部设有储液腔,手柄的下端设有出液口,手柄内部设有将储液腔与出液口连通的供液流道,供液开关设置在手柄上,并用于打开和阻断供液流道;消毒头包括供液管和消毒棉,供液管的一端可拆卸地承插在出液口内,供液管的另一端包裹有消毒棉;存放盒设置在手柄上。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控制流至消毒棉上的消毒液的量,以便满足使用需求;在手柄上增设存放盒后,可以随时携带多个消毒头,以便满足多次使用需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皮肤消毒装置。
背景技术
在进行打针及针灸等日常医疗工作中,医护人员常需对伤病人员待处理部位的皮肤进行杀菌消毒。目前,一般是使用消毒液、医用棉球和镊子共同配合来完成消毒工作,具体操作时,先用镊子夹住棉球,再将棉球浸泡消毒液后,利用夹子夹住棉球对伤病人员的皮肤进行擦拭,难以控制棉球上浸渍的消毒液量,致使待处理部位较小时,棉球上过多的消毒液容易四处滴落,而当待处理部位较大时,又需多次将棉球浸泡消毒液,且操作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皮肤消毒装置,以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皮肤消毒装置,包括手柄、消毒头、供液开关和存放盒,手柄内部设有储液腔,手柄的下端设有出液口,手柄内部设有将储液腔与出液口连通的供液流道,供液开关设置在手柄上,并用于打开和阻断供液流道;消毒头包括供液管和消毒棉,供液管的一端可拆卸地承插在出液口内,供液管的另一端包裹有消毒棉;存放盒设置在手柄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使用时,将消毒液盛装在储液腔内,可便于携带,通过调节供液开关使得盛装在储液腔内的消毒液可经由供液流道、供液开关、出液口流至消毒头的供液管内,最后由供液管流至消毒棉上,即浸润消毒棉,便可用于擦拭皮肤进行消毒,操作简单;通过供液开关可控制流至消毒棉上的消毒液的量,以便满足使用需求;在手柄上增设存放盒后,可以随时携带多个消毒头,以便满足多次使用需求。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在上述方案中,供液开关包括球头、旋转轴和设置在供液流道中的球形槽,球头设置在球形槽内,球头上设有过液流道,旋转轴设置在手柄外部,旋转轴的一端穿入到手柄内部,并与球头相连接,结构简单,调控方便。
在上述方案中,还包括密封圈,密封圈设置在出液口内,供液管承插在密封圈内,且供液管与密封圈过盈配合,一方面可以有效的保证供液管稳定的固定在出液口内,不易轻易掉出,另一方面可以防止漏液。
在上述方案中,存放盒为内部中空、下端开口的结构,存放盒的开口端与手柄的上端螺纹连接,方便与手部进行拆装,从而方便取放处在存放盒内的消毒头,同时不影响医护人员手持手柄。
在上述方案中,手柄的上端设有与储液腔相连通的注液孔,注液孔内设有堵塞,在消毒液使用完后,方便向储液腔内注入消毒液。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皮肤消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局部放大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手柄,110、储液腔,120、出液口,130、供液流道,140、注液孔,150、堵塞,2、消毒头,210、供液管,220、消毒棉,3、供液开关,310、球头,311、过液流道,320、旋转轴,330、球形槽,4、存放盒,5、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未经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684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