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隧道周边收敛和拱顶下沉监测的嵌入式挂钩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64140.7 | 申请日: | 2019-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192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发明(设计)人: | 尹鸿达;黄河;李检保;杨林;易琦;郭凌志;彭哲;尹诚;钟威麟;李佳庆;刘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岳阳市公路桥梁基建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M13/02 | 分类号: | F16M13/02;F16B45/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兴科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60 | 代理人: | 阳江军 |
地址: | 4140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隧道 周边 收敛 拱顶 下沉 监测 嵌入式 挂钩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隧道周边收敛和拱顶下沉监测的嵌入式挂钩,包括嵌入式圆筒、钩体、保护盖板,所述嵌入式圆筒包括圆筒壁、圆筒底、内螺纹孔杆段、固定耳、螺母、铰链,所述钩体包含外螺纹孔杆段及弯钩,所述钩体通过外螺纹孔固定在嵌入式圆筒的内螺纹孔中,所述保护盖板一端与嵌入式圆筒通过铰链连接,另一端通过螺栓将其固定在嵌入式圆筒螺母上。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隧道周边收敛和拱顶下沉监测的嵌入式挂钩具有如下优点:该装置可嵌入隧道围岩内部,可有效降低传统挂钩因侵入隧道施工作业面而易发生施工过程中机械碰撞、爆破振动、及喷射混凝土施工等对挂钩的破坏,可有效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及连续性,确保施工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下结构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隧道周边收敛和拱顶下沉监测的嵌入式挂钩结构。
【背景技术】
新奥法施工是目前山岭隧道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施工方法,新奥法施工其核心理论是对隧道进行监控量测,其中隧道周边收敛和拱顶下沉是监控量测中的必测项目,对隧道周边收敛和拱顶下沉的监测可以校验设计,指导施工,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确保工程安全。
在监控量测的测量过程中,目前常用的方法是在同一平面内的拱顶及相应的周边钻孔并安装带有挂钩的膨胀螺丝作为监测点,这些挂钩安装在隧道的壁面,通常暴露在围岩外侧,侵入隧道开挖空间,然而隧道工程施工环境往往非常复杂,监测点装置常会受到喷射混凝土、机械碰撞、爆破振动等因素的影响甚至破坏,导致破坏后重复布设监测点工作繁重而且监测数据会受监测点破坏的影响而失真或不连续,难以准确反映围岩的准确变形量,不能有效的指导隧道工程的施工。
再者,由于传统膨胀螺丝挂钩的内表面为圆弧形,测量周边收敛和拱顶下沉的收敛计与挂钩之间易产生滑动,结合部位难以重复,这样测量出的数据就会不准确,影响量测精度,从而造成不可避免的误差。
鉴于此,有待研发一种使用简单方便,不易被喷射混凝土、机械碰撞、爆破振动等影响甚至破坏,且测量时与收敛计咬合紧密的挂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隧道周边收敛和拱顶下沉监测的嵌入式挂钩,其可以有效克服传统膨胀螺丝易被喷射混凝土覆盖、机械设备碰撞破坏、爆破振动发生变形等影响,而且测量时挂钩与收敛计咬合非常紧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隧道周边收敛和拱顶下沉监测的嵌入式挂钩,包括部分嵌入围岩中且呈一端开口的中空状嵌入式圆筒、装配于所述嵌入式圆筒内的钩体以及装配于所述嵌入式圆筒的开口端的保护盖板,
所述嵌入式圆筒包括圆筒壁、圆筒底、内螺纹孔杆段、固定耳、螺母以及铰链,所述圆筒壁呈两端开口的中空状,所述圆筒底固设于所述圆筒壁的一开口端并位于所述围岩内部,所述内螺纹孔杆段收容于所述圆筒壁内并安装在所述圆筒底上,所述固定耳位于所述围岩的外侧壁上并与所述圆筒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耳环绕所述圆筒壁设置,所述螺母设置于所述固定耳并临近所述圆筒壁的开口端,所述铰链设置固定耳上并与所述螺母关于所述圆筒壁的开口端相对设置;
所述钩体包括外螺纹孔杆段和弯钩,所述外螺纹孔杆段一端与所述内螺纹孔杆段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弯钩固定连接;
所述保护盖板一端与嵌入式圆筒通过铰链连接,另一端通过螺栓将其固定在螺母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嵌入式圆筒、钩体及保护盖板均采用铁板制作而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嵌入式圆筒的圆筒壁长度为10cm-12cm,圆筒底直径为5cm-6c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内螺纹孔杆段固定在圆筒底,且所述内螺纹孔杆段长度为3cm-5c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弯钩内侧设置一道凹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岳阳市公路桥梁基建总公司,未经岳阳市公路桥梁基建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6414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可再生能源的微电网系统
- 下一篇:一种具有防潮功能的校服用运输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