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型压电泵驱动的微流道散热机箱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60437.6 | 申请日: | 2019-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060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郑立扬;张晓晟;祁海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无线电电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代理公司: | 上海和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9 | 代理人: | 杜林雪 |
地址: | 2002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型 压电 驱动 微流道 散热 机箱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型压电泵驱动的微流道散热机箱,包括前后面板和左右侧板,模块,微型压电泵及阀门组件,所述左右侧板和前后面板焊接为整体作为机箱框架,左右侧板和前后面板上均设有相通的微流道,所述模块固定锁紧在左右侧板上;微型压电泵及阀门组件固定安装在右侧板或左侧板上。本实用新型的散热机箱结构实现了电子设备机箱框左右侧板和前后面板四个面的均热,使前后面板的散热面积得到高效利用;微流道传热效率高,提高了整机的散热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机械工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微型压电泵驱动的微流道散热机箱。
背景技术
自然对流散热的电子设备机箱的结构一般由左右侧板、前后面板和上下盖板六个面组成。电子设备工作时,机箱内部模块的热量通过导热板传递到左右侧板两个面上,左右侧板的热量间接传递到前后面板上。导致电子设备工作时,左右侧板的温度高于前后面板,左右侧板和前后面板之间有较大的温度梯度,前后面板在散热方面没有得到很高效的利用。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电子设备机箱改进,提高前后两个面板的散热效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效提高整机散热效率的微型压电泵驱动的微流道散热机箱。
实现本实用新型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微型压电泵驱动的微流道散热机箱,包括前后面板和左右侧板,模块,微型压电泵及阀门组件,所述左右侧板和前后面板焊接为整体作为机箱框架,左右侧板和前后面板上均设有相通的微流道,所述模块固定锁紧在左右侧板上。该散热机箱还包括底板和上盖板,所述底板和上盖板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机箱框架上。微型压电泵及阀门组件固定安装在右侧板或左侧板上,且微型压电泵及阀门组件的流体入口和出口分别与左侧板或右侧板的内部微流道相通。
所述右侧板、后面板、左侧板和前面板可以通过3D打印加工出内部的微流道,或者分两部分加工出微流道后焊接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在机箱左右侧板和前后面板内部加工出微流道,左右侧板和前后面板焊接为一个整体,左右侧板和前后面板之间的微流道相通,液体在压电泵的驱动下在微流道中流动,流体可以依次流经右侧板、后面板、左侧板、前面板。电子设备工作时,模块产生的热量传递到左右侧板,左右侧板上的热量可以快速传递到前后面板上。
本实用新型的散热机箱结构实现了电子设备机箱框左右侧板和前后面板四个面的均热,使前后面板的散热面积得到高效利用;微流道传热效率高,提高了整机的散热效率。
另外,机箱侧板或者盖板的厚度很小,一般小于2mm(不含散热翅片的高度)。微流道的尺寸小于1mm,微型压电泵利用压电材料的逆压电效应,在电压作用下使压电振子产生变形,使泵腔的容积周期变化,泵腔内压力的变化使单向阀开启或闭合,驱动流体在微流道内流动。微型压电泵结构简单,体积小,适合于微流道的驱动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微型压电泵驱动的微流道散热机箱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隐藏上盖板后的本实用新型散热机箱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右侧板内部流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后面板内部流道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左侧板内部流道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前面板内部流道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右侧板 2.后面板 3.左侧板 4.前面板 5.底板 6.上盖板 7.模块甲 8.模块乙9.模块丙 10.压电泵及阀门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图6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是如何实现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无线电电子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无线电电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6043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任意折叠的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 下一篇:一种车间清洗线辅助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