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激光熔覆和车削加工一体的混合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57079.3 | 申请日: | 2019-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563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侯帅;王万;穴洪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雷石智能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23/04 | 分类号: | B23P2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恒高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9 | 代理人: | 乔会霞 |
地址: | 250202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双山街道经***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激光 车削 加工 一体 混合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激光熔覆和车削加工一体的混合系统,包括机床,所述机床的上端固定安装有运动导轨,所述运动导轨的上端活动安装有移动座,所述移动座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机械臂,所述机械臂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激光熔覆喷嘴,所述机械臂的下端固定安装有激光熔覆头,所述机械臂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半导体激光器,所述半导体激光器的一侧设置有送粉器,所述机床上端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旋转车床。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车削与熔覆操作集于一体,避免了工件在熔覆之后转运至车削车床的繁琐,从而避免了熔覆过程中增加厚度后再将厚度去除的材料损失,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激光熔覆和车削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激光熔覆和车削加工一体的混合系统。
背景技术
激光熔覆技术是指以不同的填料方式在被涂覆基体表面上放置选择的涂层材料,经激光辐照使之和基体表面一薄层同时熔化,并快速凝固后形成稀释度极低并与基体材料成冶金结合的表面涂层,从而显著改善基体材料表面的耐磨、耐蚀、耐热、抗氧化及电器特性等的工艺方法。
现有的产品在进行熔覆之后需要转运至车床进行车削以保证表面光洁度,在转运夹装过程中会产生尺寸误差,通常为了保证最终的产品尺寸,会在熔覆过程中将熔覆层厚度增加0.3-0.5mm,再通过车削将这一厚度去除,导致了材料的浪费,提高了车削加工难度和生产成本,需要针对这一问题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基于激光熔覆和车削加工一体的混合系统,解决了现有产品在熔覆后转运夹装影响尺寸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具体实现:
一种基于激光熔覆和车削加工一体的混合系统,包括机床,所述机床的上端固定安装有运动导轨,所述运动导轨的上端活动安装有移动座,所述移动座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机械臂,所述机械臂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激光熔覆喷嘴,所述机械臂的下端固定安装有激光熔覆头,所述机械臂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半导体激光器,所述半导体激光器的一侧设置有送粉器,所述机床上端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旋转车床,所述第一旋转车床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车削刀具,所述第一车削刀具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第一旋转车床的后方设置有第二旋转车床,所述第二旋转车床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车削刀具,所述激光熔覆喷嘴的下端开设有出光口,所述出光口的外表面设置有出粉口。
作为优选的,所述机械臂通过移动座与运动导轨之间活动连接。
作为优选的,所述送粉器的内部储存有镍基或铁基的耐磨耐腐蚀金属粉末,粉末粒度为50-160微米。
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旋转车床和第二旋转车床分别位于运动导轨的两侧。
作为优选的,所述出粉口的数量为十组,且出粉口以出光口为圆心呈圆周式排列。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激光熔覆和车削加工一体的混合系统,通过将车削与熔覆操作集于一体,避免了工件在熔覆之后转运至车削车床的繁琐,从而避免了熔覆过程中增加厚度后再将厚度去除的材料损失,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激光熔覆喷嘴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床;2、运动导轨;3、移动座;4、机械臂;5、激光熔覆喷嘴;6、激光熔覆头;7、半导体激光器;8、送粉器;9、第一旋转车床;10、第一车削刀具;11、电机;12、第二旋转车床;13、第二车削刀具;14、出光口;15、出粉口。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雷石智能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雷石智能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5707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