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抗变形锅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56232.0 | 申请日: | 2019-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3387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发明(设计)人: | 黄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意可味厨具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A47J36/00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知桥律师事务所 33256 | 代理人: | 尚俊燕 |
地址: | 321300 浙江省金华***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形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炊具领域,公开一种抗变形锅,包括锅体和固定于锅体底部下方的导磁体,在锅体底部上方固定有导热片,导热片与导磁体的形状、个数和体积一致且一一对应设置,在锅体底部的上方和下方分别对应设置有放置导热片和导磁体的容置槽,导热片和导磁体与容置槽内壁存在间隙,导磁体和导热片的外环壁上设置有附着结构,容置槽的边缘一体凸设有一圈凸筋,当凸筋被压平后,凸筋填充于导磁体和容置槽、导热片和容置槽之间的间隙处,该抗变形锅能够有效避免锅体底部变形,延长锅的使用寿命,保持锅底受热的均匀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炊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变形锅。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磁锅一般由铝材制成,本身不具有导磁功能,为了适用于电磁炉,一般都是在锅体底部设置导磁片。由于导磁片与锅本身的材质不同,两者受热后的膨胀系数不同,会导致两者的形变量不同,最终造成导磁片的脱落。
例如,公告号为CN201510113U的中国专利公开复合底铝锅,锅底固定有金属导磁材料,金属导磁材料是片状的金属导磁片,锅底压嵌有至少四块互不相连的金属导磁片,各金属导磁片外表面的中部外露,且各金属导磁片外表面与锅底齐平,锅底的铝合金将各金属导磁片边缘包覆固定。通过锅底的铝合金将金属导磁片的边缘包裹来避免金属导磁片的脱落。
上述结构虽然降低了金属导磁片自锅体底部脱落的概率,但是,由于结构本身并不能消除锅体的内应力,锅底底部的金属导磁片在加热过程中所产生的的向上的应力一直作用于锅体底部,造成锅体底部变形,影响锅体的美观和受热的均匀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锅体易变形的缺点,提供了一种抗变形锅。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抗变形锅,包括锅体和固定于锅体底部下方的导磁体,在锅体底部上方固定有导热片,导热片与导磁体的形状、个数和体积一致且一一对应设置,在锅体底部的上方和下方分别对应设置有放置导热片和导磁体的容置槽,导热片和导磁体与容置槽内壁存在间隙,导磁体和导热片的外环壁上设置有附着结构,容置槽的边缘一体凸设有一圈凸筋,当凸筋被压平后,凸筋填充于导磁体和容置槽、导热片和容置槽之间的间隙处。
采用上述方案,在锅体底部的上方增设导热片,原理在于:锅体底部下方的导磁体在加热过程中会产生向上的应力,而位于锅体底部上方的导热片在加热过程中会产生向下的应力,两者相互作用后抵消锅体底部因加热所产生的形变,这就能避免锅体底部发生形变,导热片和导磁片也能够相互作用来避免或减少形变的发生,而通过凸筋压铸使锅体包裹住导磁体和导热片,增加导磁体和导热片固定的稳定性,增设的附着结构可以进一步增加锅体和导磁体、导热片结合的牢固性,避免导磁体和导热片的脱落,该抗变形锅能够有效避免锅体底部变形,延长锅的使用寿命,保持锅底受热的均匀性。
作为优选,容置槽的截面形状为矩形,导热片和导磁体的截面形状呈自靠近容置槽的一端向远离容置槽的一端逐渐减小的梯形,导热片和导磁体靠近容置槽的一端与容置槽贴合。
采用上述方案,导热片和导磁体面积大的一端与容置槽贴合,起到定位作用;导热片和导磁体面积小的一端与容置槽存在间隙供凸筋填充,凸筋填充后可以避免导热片和导磁体自锅体上脱落。
作为优选,容置槽的截面形状呈自底部向外逐渐扩大的梯形,导热片和导磁体的截面形状呈自靠近容置槽的一端向远离容置槽的一端逐渐减小的梯形,导热片和导磁体靠近容置槽的一端与容置槽底部贴合。
采用上述方案,导热片和导磁体面积大的一端与容置槽面积小的底端贴合,起到定位作用;导热片和导磁体面积小的一端与容置槽面积大的一端存在间隙供凸筋填充,凸筋填充后可以避免导热片和导磁体自锅体上脱落。
作为优选,附着结构包括于导热片和导磁体的外环壁上凹陷的嵌合槽,嵌合槽的凹陷方向与导热片或导磁体脱落方向存在夹角,当凸筋被压平后,部分凸筋填充于嵌合槽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意可味厨具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意可味厨具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562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