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伪标签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54726.5 | 申请日: | 2019-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890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袁涌耀;汪宁;黄志明;吴光乐;刘一宸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沃朴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F3/02 | 分类号: | G09F3/02 |
代理公司: | 杭州创智卓英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24 | 代理人: | 郑思思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伪 标签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伪标签。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伪标签,其中,防伪标签包括镭射层、透明的第一扩散涂层、具有随机收缩图文的第一油墨层、透明的第二扩散涂层、具有随机收缩图文的第二油墨层,所述镭射层、所述第一扩散涂层、所述第一油墨层、所述第二扩散涂层、所述第二油墨层顺序依次分布;其中,所述镭射层、所述第一油墨层、所述第二油墨层的颜色互不相同。该防伪标签具有三维立体、不可复制的特性,增强防伪性能,提高防伪标签的唯一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伪标签。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与技术的发展,防伪技术已经从传统的银行、海关、税务、金融、公安等部门制作的护照、证件、货币、票证和有价证券的使用场合逐渐转向民用,并且在烟酒、食品、药品、保健品、化妆品、服装、光盘以及农药化肥、汽车零部件、日用品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潜力。防伪标签是一门涉及光学、化学、物理学、电磁学、计算机技术、光谱技术、数字凹印技术、包装凹印技术等诸多领域的交叉学科技术。目前,防伪技术多种多样,如激光全息技术、水印技术、电码技术、数字编码、条形码、二维码,具有不可揭离的特点。现有的结构防伪技术,通常通过对结构粘贴镭射膜进行防伪。但是,镭射膜的图案和纹路有可能存在相似的情况,不同的结构可能粘贴有相同的镭射膜,降低了防伪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伪标签,其具有三维立体、不可复制的特性,增强防伪性能,提高防伪标签的唯一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伪标签,包括镭射层、透明的第一扩散涂层、具有随机收缩图文的第一油墨层、透明的第二扩散涂层、具有随机收缩图文的第二油墨层,所述镭射层、所述第一扩散涂层、所述第一油墨层、所述第二扩散涂层、所述第二油墨层顺序依次分布;其中,所述镭射层、所述第一油墨层、所述第二油墨层的颜色互不相同。
优选地,所述镭射层底色为银色。
优选地,所述第一油墨层为黄色,所述第二油墨层为蓝色。
优选地,所述镭射层为镭射卡纸,所述第一扩散涂层和所述第二扩散涂层均为UV光油层,所述第一油墨层和所述第二油墨层均为UV油墨层。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防伪标签包括辐射层、第一扩散涂层、第二扩散涂层、以及具有随机收缩图文的第一油墨层和第二油墨层,被第一油墨层和/或第二油墨层覆盖的位置呈现出不同颜色的随机机构特征,未被第一油墨层和/或第二油墨层覆盖的位置呈现镭射层的镭射花纹,呈现出立体的防伪结构,具有不可复制的特性,增强了防伪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防伪标签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防伪标签的示意图。
图中:1、镭射层;2、第一扩散涂层;3、第一油墨层;4、第二扩散涂层;5、第二油墨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为详细的描述,需要说明的是,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的描述仅是示意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各个不同实施例之间可以进行相互组合,以构成未在以下描述中示出的其他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沃朴物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沃朴物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5472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