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动自行车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53648.7 | 申请日: | 2019-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824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沈国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义斯米诺工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J1/00 | 分类号: | B62J1/00;B62J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1200 浙江省金华***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自行车 | ||
本实用新型属于自行车技术领域,特指一种电动自行车,包括自行车本体,所述自行车本体后侧设有车后座,所述车后座两侧均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下表面前后两侧均设有可带动支撑板转动的折叠机构,所述折叠机构包括安装在车后座侧面的底座,所述底座上两侧通过架设在底座上的第一销轴均可转动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另一端可滑动设置在支撑条内且通过支撑条内设置的卡接组件卡接,所述支撑条设置在支撑板下方,且支撑条一端设置在底座内且与底座铰接。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稳定、车后座乘坐搬运能随时切换、使用寿命长的电动自行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自行车技术领域,特指一种电动自行车。
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数的电动自行车因车后座太小都不适合搬运东西,并且改装过的自行车,虽然加大了车后座增加了搬运能力,但却因宽度太大,不适合乘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稳定、车后座乘坐搬运能随时切换、使用寿命长的电动自行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动自行车,包括自行车本体,所述自行车本体后侧设有车后座,所述车后座两侧均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下表面前后两侧均设有可带动支撑板转动的折叠机构,所述折叠机构包括安装在车后座侧面的底座,所述底座上两侧通过架设在底座上的第一销轴均可转动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另一端可滑动设置在支撑条内且通过支撑条内设置的卡接组件卡接,所述支撑条设置在支撑板下方,且支撑条一端设置在底座内且与底座铰接。
优选地,所述支撑条内成型有于第一销轴相适配的凹槽。
优选地,所述卡接组件包括支撑条内成型的供第二销轴滑动的滑槽以及通过第三销轴架设在滑槽内的阻挡块,所述第三销轴上套设有使阻挡块一侧与支撑条顶部相抵接的扭簧。
优选地,所述自行车本体包括车杆,所述车杆上可拆卸设有车篮,所述车篮一侧架设有第一安装轴和第二安装轴,所述第一安装轴与车杆上成型的倒扣相卡接,所述第二安装轴与车杆上成型的安装槽相抵接。
优选地,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若干用于安装物品的安装孔。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电动自行车车后座设置折叠机构实现支撑板的转动折叠,能够增加电动自行车载人以及载物的双功能,适合各种场景使用,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折叠机构的结构简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车篮的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车杆的侧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支撑板的结构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5所示,一种电动自行车,包括自行车本体1,所述自行车本体1后侧设有车后座2,所述车后座2两侧均设有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下表面前后两侧均设有可带动支撑板3转动的折叠机构4,所述折叠机构4包括安装在车后座2侧面的底座5,所述底座5上两侧通过架设在底座5上的第一销轴6均可转动设有连接杆7,所述连接杆7另一端可滑动设置在支撑条8内且通过支撑条8 内设置的卡接组件9卡接,所述支撑条8设置在支撑板3下方,且支撑条8一端设置在底座5内且与底座5铰接。
本技术方案在电动自行车车后座设置折叠机构实现支撑板3的转动折叠,能够增加电动自行车载人以及载物的双功能,适合各种场景使用,简单方便。
优选地,所述支撑条8内成型有于第一销轴6相适配的凹槽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义斯米诺工贸有限公司,未经武义斯米诺工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5364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