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止重金属污染的地埋式拼接管道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52195.6 | 申请日: | 2019-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105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昌春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F16L19/075 | 分类号: | F16L19/075 |
代理公司: | 成都时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50 | 代理人: | 沈成金 |
地址: | 618000 四川省德阳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重金属 污染 拼接 管道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止重金属污染的地埋式拼接管道,涉及地下排放管道装置领域,包括连接管,连接管包括直管和波纹软管,波纹软管的一端与直管的一端固定连接,连接管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有外接头体和内接头体,外接头体和内接头体可密闭连接,其连接时可同时产生径向分力和轴向分力,完成径向密封和轴向密封。该种拼接管道可以自由拼接,安装更为灵活,且在拼接时取消了弯管接头,减少了拼接次数及拼接接口数,有效减少了重金属污水的渗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下排放管道装置领域,具体为一种防止重金属污染的地埋式拼接管道。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产活动对全球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一系列污染。其中有的环境污染可以通过后期防护人为减少甚至根除,而更多的污染即使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亦需要相当长的一段周期才能得以减轻,特别是一些污染情况是不可逆的,永远无法根除,无法还原到污染前的生态状况。譬如,重金属污染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后果就极为严重,其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自然降解,而是不断堆积在水中和土壤中,经过积少成多的过程,其造成的污染会越来越严重;之后,这些重金属污染物质还会通过生物本体的沉积又进入到食物链中进行循环,从而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
目前,重金属开采、冶炼和加工企业在进行作业过程中或多或少的都会产生一些注入冷却水、冶炼废水之类的含有大量重金属的污水。在环保部门的严格要求下,这些污水在排放前,都需要引流到固定的地方进行物理和化学处理,对污水进行改善后再进行排放。然而,现有技术中,将上述污水引流到固定的污水处理点的过程中,通常是采用沟渠式或混凝土下水管道的方式来进行引流。这种引流方式下,高浓度污水会通过引流渠或混凝土下水管的对缝处浸入到土壤中,在不断积累下,会使得该区域的重金属严重超标,造成严重的污染。另外,由于重金属处理的复杂性,处理周期非常长,污水处理池的位置会经常变换,这导致引流渠或引流管的排布方式也会随之改变。现有技术中的引流渠或引流管的结构简单,在改变其排布方式时,施工复杂,极为不便;同时,因上述渗漏问题难以杜绝,其排布方式改变后又会对新的土壤造成污染,进一步增大了污染的面积。
这样就进一步的增大了污染的面积。因此,为了避免重金属污水在处理过程中造成区域内的污水渗漏,造成重金属污染的问题,需要一种防止渗漏,同时又能够灵活安装的管道,以满足重金属污水处理池的灵活多变的特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防止重金属污染的地埋式拼接管道,其能够灵活安装,满足重金属污水处理池的位置灵活多变的特点,同时能有效防止渗漏,避免重金属污水在处理过程中造成引流区域内重金属污染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防止重金属污染的地埋式拼接管道,包括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包括直管和波纹软管,所述波纹软管的一端与所述直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管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有外接头体和内接头体,所述外接头体和内接头体可密闭连接。该种拼接管道可以自由拼接,安装更为灵活,且在拼接时取消了弯管接头,减少了拼接次数及拼接接口数,有效减少了重金属污水的渗漏。
进一步的,所述内接头体包括螺纹凸台和内接头,所述内接头的一端与所述连接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螺纹凸台固定套设在所述内接头上;
所述外接头体包括外接头和接头套管,所述外接头的一端与所述连接管远离所述内接头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接头套管可滑动的套设在所述外接头上,所述外接头上设置有用于对所述接头套管限位的限位台;
所述螺纹凸台的外圆周壁上加工有外螺纹,所述接头套管的内壁加工有内螺纹,所述内螺纹与所述外螺纹相适配,所述外接头与所述内接头相适配。
进一步的,所述外接头与所述波纹软管远离所述直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内接头与所述直管远离所述波纹软管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对两个拼接管道进行连接时,外接头可以灵活弯曲、摆动,更容易将外接头与内接头对正,符合人们操作习惯,操作更为便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5219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效节能浸渍干燥机
- 下一篇:一种路桥防撞保护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