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润滑油搅拌釜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48900.5 | 申请日: | 2019-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102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周永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戴文能源(重庆)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7/04 | 分类号: | B01F7/04;B01F15/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嘉禾共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0 | 代理人: | 吴迪 |
地址: | 400000 重庆市九龙坡区科城路***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润滑油 搅拌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润滑油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润滑油搅拌釜包包括釜身,所述釜身上设置盖体,所述盖体与釜身螺纹连接,所述盖体上设置人孔,所述人孔上设置盖板,所述盖板上设置透视窗,所述盖板上设置把手,所述釜身内部底面设置不对称叶轮,所述不对称叶轮与电动机设置在釜身外壁,所述不对称叶轮的轴线与铅垂线倾斜相交,其角度为11~15°,在釜身内部高于不对称叶轮的上方设置叶轮;所述釜身底面设置支撑腿;所述釜身上设置进料口;所述釜身底面设置出料管。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改变了搅拌轴的角度,搅拌时有利于润滑油湍动,特别是克服了背景技术中釜身底端搅拌不均匀的缺陷,同时增设叶轮,可以起到辅助搅拌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润滑油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润滑油搅拌釜。
背景技术
润滑油是用在各种类型汽车、机械设备上以减少摩擦,保护机械及加工件的液体或半固体润滑剂,主要起润滑、冷却、防锈、清洁、密封和缓冲等作用。润滑油一般由基础油和添加剂两部分组成。一般需要经过搅拌釜加工,现有技术中的搅拌釜,例如CN201711015618.5公开了一种润滑油搅拌装置,其内部设置搅拌轴,但是搅拌轴为垂直设置,这种设计存在的缺陷在搅拌轴底端位置的润滑油的搅动不够,其均衡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润滑油搅拌釜,可以改善以上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润滑油搅拌釜,包括釜身,所述釜身上设置盖体,所述盖体与釜身螺纹连接,所述盖体上设置人孔,所述人孔上设置盖板,所述盖板上设置透视窗,所述盖板上设置把手,所述釜身内部底面设置不对称叶轮,所述不对称叶轮与电动机设置在釜身外壁,所述不对称叶轮的轴线与铅垂线倾斜相交,其角度为11~15°,在釜身内部高于不对称叶轮的上方设置转动叶扇,转动叶扇采用无动力或者动力结构,采用动力结构的时候,其外壁设置驱动电机,它起到辅助搅动作用,所述釜身底面设置支撑腿,所述支撑腿位于釜身底面圆周的三等分位置,支撑腿倾斜设置;所述釜身上设置进料口;所述釜身底面设置出料管。
进一步的,所述不对称叶轮的轴线与铅垂线倾斜相交,其角度为12°。
进一步的,所述把手位于盖板远离圆心的位置,把手位于靠近盖板边缘位置,在旋动的时候,增加了力矩。
进一步的,所述把手末端具有转向端,转向端有利于使劲。
进一步的,所述把手表面设置防滑套,防滑套有利于增加摩擦。
进一步的,所述不对称叶轮两个叶片的后掠角范围均为40~55°。
进一步的,所述不对称叶轮和转动叶扇的叶片表面均设置耐磨层。
进一步的,所述耐磨层为氮化硼系复合层,其表面光滑,包括Ni3Si2层和TiBCN层,其中TiBCN层中硼的含量为12at%至17at%;TiBCN层的晶粒是小于2微米的粒状至柱状构型,TiBCN层显微维氏硬度为30Gpa以上。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改变了搅拌轴的角度,搅拌时有利于润滑油湍动,特别是克服了背景技术中釜身底端搅拌不均匀的缺陷,同时增设转动叶扇,可以起到辅助搅拌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盖板结构示意图。
图示:1釜身、2人孔、21透视窗、22把手、23防滑套、3转动叶扇、4电动机、5不对称叶轮、6支撑腿、7出料管、8添加剂料口、9进料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戴文能源(重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戴文能源(重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489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润滑油搅拌罐
- 下一篇:一种新型双螺杆空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