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仿古避风阁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48703.3 | 申请日: | 2019-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427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历昂;谢婷;张铁栓;周炳阳;杨李鹏;何汝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房地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1/12 | 分类号: | E04H1/12;E04C3/36;E06B1/5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0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仿古 避风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仿古避风阁,包括设置在原地面上的地面保护结构和设置在地面保护结构上的避风立体结构,地面保护结构包括铺设在原地面上的橡胶垫,避风立体结构包括铺设在地面上的橡胶垫,所述避风立体结构包括设置在橡胶垫上的立柱、连接于相邻立柱之间的门框以及与门框铰接的门扇,所述立柱、门框和门扇与原建筑屋的门构成封闭的避风立体结构。本实用新型具有对建筑内原地面起到保护作用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仿古建筑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仿古避风阁。
背景技术
古建筑内部的文物展品进行展览时,往往需要做防风处理,例如故宫内珍藏的大藏经在展示时,因为大藏经是珍贵的文物,在展示时,对于室外的恶劣天气如风尘或者其他方面的防护要求更高。因此,需要一种结构保护古建筑内部展示的文物。避风阁是一种可以有效隔离室外的有害物质,也可以满足抵挡室外的恶劣天气的要求的结构,目前已在非文物保护领域受到了人们的广泛欢迎。
通常的避风阁为了保证其结构的稳定,往往采用实体材料,且直接放置于原地面。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普通的避风阁往往采用实体材料,必然有较大的重量,长期下来对原地面会有一定的破坏;此外,普通的避风阁直接放置于原地面,也会对原地面造成较大的损坏。因此,该现有技术无法满足古建筑文物展示对避风阁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仿古避风阁,具有防止原地面磨损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仿古避风阁,包括设置在原地面上的地面保护结构和设置在地面保护结构上的避风立体结构,地面保护结构包括铺设在原地面上的橡胶垫,避风立体结构包括铺设在地面上的橡胶垫,所述避风立体结构包括设置在橡胶垫上的立柱、连接于相邻立柱之间的门框以及与门框铰接的门扇,所述立柱、门框和门扇与原建筑屋的门构成封闭的避风立体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立柱、门框和门扇以及原结构的门构成封闭矩形的避风立体结构,对原建筑物内展出的文物进行二次防护,而橡胶垫的设置减小避风立体结构对原地面的压力,同时也起到很好的缓冲压力的作用,起到保护建筑屋内原地面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地面保护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橡胶垫上的钢板和若干龙骨,所述龙骨分布于所述立柱相互靠近的一侧,且所述钢板搭设在若干龙骨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如此设置,将钢板搭设在若干龙骨上,且钢板处于门框之间以供参观人员出入,进而对原地面起到保护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钢板上方还铺设有防尘地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尘地毯的设置起到防尘的效果的同时还起到装饰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门框和所述立柱为外表面经过木纹转印工艺处理的门框和立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木纹转印处理后门框和立柱使得避风阁外表面与周围环境浑然一体,适应于周围古建筑风格,不会破坏其观赏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门框和立柱选用木纹转印铝合金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门框和立柱选用木纹转印铝合金框,既满足了美观性以及与周围环境和谐性的要求,而且选用铝合金框,使得整个避风立体结构的质量较轻,减小对于地面保护结构和地面的压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立柱为设有空腔的立柱,且所述立柱空腔内填充有朱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立柱内填充有朱砂,使得整个避风结构的中心偏下,使得避风立体结构可以稳定存在于地面保护结构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门框上端安装有钢化玻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钢化玻璃的设置不会影响室内的采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房地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房地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4870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地下室防水结构
- 下一篇:一种可控粒径物料破碎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