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摩托车后轮组抬升架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39768.1 | 申请日: | 2019-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916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杨建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友力建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H1/04 | 分类号: | B62H1/04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钦荣燕 |
地址: | 314500 浙江省嘉兴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摩托车 后轮 抬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摩托车后轮组抬升架,包括机架,呈U型结构并对称于摩托车后轮组设置;支承组,水平的设置于机架上方,并位于摩托车后轮组一侧,所述支承组与机架间距大于摩托车后轮组的最大外径,撬升摩托车后轮组时可转动配合的插接于摩托车后轮组的中空轴中;撬臂,一端与机架相连接,另一端与支承组相连接;滚轮,对称的设置于机架两端,且滚轮的轴线与摩托车后轮组的轴线相平行。通过上述结构,使摩托车在驻车或者维修时,能够通过单人操作实现摩托车后轮组的抬升离地,从而将现有的切斜状态改变为竖立状态,最终达到减少摩托车后轮组中转轴变形以及轮带表面不对称磨损发生的概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摩托车的附属装置,特别是一种摩托车后轮组抬升架。
背景技术
现有摩托车一般采用三点支撑的形式来保持静止时的稳定,在长时间的使用该种方式后,摩托车特别是后轮组中的轮毂转轴往往会因为只有单边受力而弯曲变形并且后轮组中的轮胎表面也会出现单边不对称的磨损,影响摩托车的使用寿命。
另外,现有的摩托车在出现问题需要维修时,有些情况下需要将摩托车后轮组架空才可继续操作,常规方法是在摩托车下方放置一些支撑块以将摩托车的后轮撑离地面,但是该种方式在实际操作时需要工作人员堆叠支撑块以达到合适高度,且需要至少两名人员才能将摩托车抬到支撑块的上表面,操作繁琐,工作强度大,且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摩托车后轮组抬升架,能够在摩托车驻车、维护时实现单人抬升摩托车后轮的操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摩托车后轮组抬升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呈U型结构并对称于摩托车后轮组设置;
支承组,水平的设置于机架上方,并位于摩托车后轮组一侧,所述支承组与机架间距大于摩托车后轮组的最大外径,撬升摩托车后轮组时可转动配合的插接于摩托车后轮组的中空轴中;
撬臂,一端与机架相连接,另一端与支承组相连接;
滚轮,对称的设置于机架两端,且滚轮的轴线与摩托车后轮组的轴线相平行。
摩托车在驻车或者维修时,将支承组插套在摩托车后轮组的中空轴中,然后以支承组为转轴转动机架,使机架从竖直状态转变为水平状态,此时因为支承组与机架间距大于摩托车后轮组的最大外径,所述摩托车后轮组被抬升至脱离地面,并且摩托车后轮组在支承组的限制下处于竖立状态,其中的转轴也相对受力均匀,不至于出现弯折变形。
进一步地,所述机架的U型口中设置有加强杆,所述加强杆的一端与机架相连接,另一端与撬臂相连接。设置加强杆能够保证机架在受力情况下不至于出现扭曲变形,能够有效的延长机架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所述机架、撬臂、加强杆为金属薄壁件。机架、撬臂、加强杆全都采用金属薄壁件,可以在保证上述零部件强度的同时,有效减轻本实用新型的整体质量,方便使用使用者使用并降低操作强度。
进一步地,所述撬臂上开设有减重孔。减重孔的设置能够进一步地降低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质量,降低操作强度以及方便使用。
进一步地,所述撬臂、机架、加强杆之间互为可拆卸连接。机架、撬臂、加强杆的可拆卸连接,使得上述零部件之间在出现损毁后个单独更换,从而降低了使用者的使用成本。
进一步地,所述支承组包括轴套,与撬臂固定连接;支承轴,可转动的插套于轴套中。支承轴与轴套的可转动连接,使得支承轴插入至摩托车后轮组中后,在抬升过程中可以做出适应性转动,降低了支承轴与摩托车后轮组中的中空轴之间的互相磨损;同时,支承轴与轴套之间的可相对转动也能够方便抬升摩托车后轮组时对机架的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友力建机电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友力建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3976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易于清洗的活性炭过滤式玻璃杯
- 下一篇:一种玻璃杯杯口的抛光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