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飞轮加工的新型车刀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34517.4 | 申请日: | 2019-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885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谢士杰;程云;陈权;李钧钧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锋龙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27/00 | 分类号: | B23B27/00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徐关寿 |
地址: | 312353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 飞轮 加工 新型 车刀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飞轮加工的新型车刀,包括刀柄、设于所述刀柄一端的安装块及设于所述安装块上的刀片,所述安装块两侧向外延伸成锥形结构,所述安装块侧壁上设有凹槽,所述安装块上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为两组,所述两个安装槽相邻设置,所述安装槽为三角形结构,所述安装槽侧壁上设有开口,所述刀片穿设于所述开口处,所述安装槽底部设有第一连接槽,所述刀片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槽相配合的第一通孔;所述安装块顶部设有第二连接槽,所述第二连接槽为两个,所述两个第二连接槽分别设于所述两个安装槽一侧,所述安装块上设有压板,所述压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二连接槽相配合的第二通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切削飞轮产品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适用飞轮加工的新型车刀。
背景技术
传统刀具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只有一个刀片,在车削加工中需要进刀两次才能完成飞轮产品的加工要求,而且由于车间生产量极大,传统刀具极易磨损,影响车间加工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适用飞轮加工的新型车刀。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适用飞轮加工的新型车刀,包括刀柄、设于所述刀柄一端的安装块及设于所述安装块上的刀片,所述安装块两侧向外延伸成锥形结构,所述安装块侧壁上设有凹槽,所述安装块上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为两组,所述两个安装槽相邻设置,所述安装槽为三角形结构,所述安装槽侧壁上设有开口,所述刀片穿设于所述开口处,所述安装槽底部设有第一连接槽,所述刀片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槽相配合的第一通孔;所述安装块顶部设有第二连接槽,所述第二连接槽为两个,所述两个第二连接槽分别设于所述两个安装槽一侧,所述安装块上设有压板,所述压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二连接槽相配合的第二通孔;新型车刀是采用双刀头的设计,来达到同时进行粗加工和精加工,使原来需要两次进给才能达到飞轮产品加工要求的情况,改进成了只需一次进给就能达到,提高了加工的效率和使用寿命;本新型刀具在采用双刀头设计后使飞轮加工只需一次进给就可以完成加工要求,大大提高了加工效率,一次进给对比原有刀具的两次进给减少了单个刀头的磨损次数,从而提高了刀具在实际应用场景中的寿命;刀片刀头从开口处露出,使刀片刀头能够直接工件相接触,以便对工件做加工处理;通过安装槽的三角形结构,使刀片与安装槽内壁相接触,通过安装槽内壁对刀片起限位作用,避免刀片在安装槽内转动,保证刀片与安装槽的配合效果;刀片放入到安装槽内后,往第一通孔内插入定位销,加工定位销转入到第一连接槽内,将刀片固定在安装槽内,防止刀片从安装槽内脱出;在压块作用下将刀片压在安装槽内,避免刀片从安装槽内脱出,进一步的保证刀片与安装槽的连接效果;压板装在安装块上后,将定位销插入到第二通孔内,定位销底部固定于第二连接槽内,将压板固定在安装块上,确保刀片的安装效果。
所述左侧的安装槽内的刀片刀头与产品的距离大于所述右侧的安装槽内的刀片刀头与产品的距离,所述左侧安装槽相对于所述右侧安装槽往前平移0.15mm;实现同时进行粗精加工,将原来的两次进给减少到一次进给,从而提高加工效率和刀具寿命。
所述刀柄一端设有凸块,所述凸块设于所述安装块一侧,所述凸块远离安装槽的一端设有圆角,所述压板与所述凸块侧壁相接触;凸块侧壁对压板起定位作用,使压板上的第二通孔直接与第二连接槽相对齐,以便将压板装在安装块上对切刀起固定作用;在凸块上设置圆角,避免使用者碰触到凸块棱角位置使使用者受伤,增加车刀使用的安全性,同时提升车刀的美观度。
所述安装槽侧壁上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设于所述开口一侧,所述两个安装槽之间设有隔板,所述隔板上设有第二凹槽;刀片装入到安装槽内后,刀片顶面高于第一凹槽底面,在对刀片更换时,可直接将手伸入到第一凹槽位置处与刀片侧壁相接触,将刀片从安装槽内扳处,降低对刀片的更换难度。
所述刀柄另一端侧壁上设有倒角;倒角设计减少刀柄上的棱角,避免刀柄与操作人员产生磕碰,提升刀柄的美观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锋龙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锋龙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3451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人机交互功能的绘图板
- 下一篇:球形投掷灭火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