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采用摩擦固定的AR眼镜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33251.1 | 申请日: | 2019-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554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7 |
发明(设计)人: | 夏靖波;郑铠兴;王晓东;柯非宏;徐争煌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
主分类号: | G02B27/01 | 分类号: | G02B27/01;G02C11/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黄诗锦;蔡学俊 |
地址: | 363105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摩擦 固定 ar 眼镜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采用摩擦固定的AR眼镜,包括镜片、用于支撑镜片的镜框、光学模块以及处理器;还包括一摩擦块和一可定型弯曲的挠性管,所述处理器安装在摩擦块的下端内部,摩擦块的上端滑动套设在镜框的一侧镜腿上,所述摩擦块与光学模块之间固联有一可定型弯曲的挠性管,所述光学模块位于其中一个镜片的前侧,光学模块与处理器之间的数据传输线位于挠性管内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不仅使用灵活、光学模块的位置具有可调性,而且佩戴舒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采用摩擦固定的AR眼镜。
背景技术:
现有AR智能眼镜通常分为两种:一体式和分离式。其中一体式AR智能眼镜对于原来佩戴眼镜的群体来说并不适用。于是产生了分离式的AR智能眼镜,目前市面上的分离式智能眼镜又多为夹持式,夹持式眼镜通常为有一个卡扣夹住镜腿来固定,这种固定方式不稳固,使用者多反应佩戴体验感较差,光学模块不能很好地置于眼镜前方,或是存在不稳定时常歪斜。尤其是对于不同型号、大小、样式的眼镜,这种固定方式不能很好地一一适合。
针对以上这种现象,有部分的专利提出了模块化的方案。具体请参考专利公布号:CN206649216U的发明专利。该专利介绍了一种AR智能眼镜夹片,该方案主要的解决思路为:镜片本体铰接于眼镜框上,夹持支架与眼镜框活动连接,透明显示屏模组设置于眼镜框上,处理器设置于夹持支架上与摄像头连接,其中,透明显示屏模组还包括镜组和密封固定外壳,密封固定外壳设置于镜组外部并包覆所述镜组。该解决方案存在着光学模块容易受损,夹持稳定性低及可调整性差,眼镜前端承受压力过大,可能引起镜腿受力不匀,影响眼镜的稳定佩戴,佩戴感到不适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做出改进,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采用摩擦固定的AR眼镜,结构设计合理,光学模块的位置具有可调性,同时佩戴舒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采用摩擦固定的AR眼镜,包括镜片、用于支撑镜片的镜框、光学模块以及处理器;还包括一摩擦块和一可定型弯曲的挠性管,所述处理器安装在摩擦块的下端内部,摩擦块的上端滑动套设在镜框的一侧镜腿上,所述摩擦块与光学模块之间固联有一可定型弯曲的挠性管,所述光学模块位于其中一个镜片的前侧,光学模块与处理器之间的数据传输线位于挠性管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摩擦块的上端设有以利于镜框的镜腿滑动贯穿的通孔,通孔的内壁与镜框的镜腿表面相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摩擦块由硅胶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挠性管为鹅颈管。
进一步的,所述光学模块位于右侧镜片的前侧;所述摩擦块位于镜框的右侧镜腿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效果:(1)利用摩擦力实现摩擦块与镜框镜腿相连接,贴合度更高,摩擦力更大也更为稳定;(2)处理器位于镜框的镜腿下侧,加大了对其上接触连接面的利用,防止旋转扭矩过大;(3)光学模块通过可定型弯曲的挠性管支撑,方便对光学模块的位置进行调整,提高使用灵活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构造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构造示意图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构造示意图。
图中:
1-镜片;2-镜框;3-镜腿;4-光学模块;5-处理器;6-摩擦块;7-挠性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未经厦门大学嘉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3325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分离的AR眼镜
- 下一篇:一种梁运行状态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