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鲤科鱼类微耳石摘取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32690.0 | 申请日: | 2019-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692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严太明;何佳洋;何智;马志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08 | 分类号: | G01N1/08;A22B3/08 |
代理公司: | 成都中汇天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257 | 代理人: | 陈冰 |
地址: | 61113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鱼类 耳石 摘取 工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鲤科鱼类微耳石摘取工具,具体涉及鱼类年龄材料摘取工具技术领域,包括纳鱼器外壳,所述纳鱼器外壳的底部表面设置有滑槽,所述纳鱼器外壳的内部设置有闸面,所述闸面的顶部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均设置有手柄,所述纳鱼器外壳的内部设置有固定鱼板,所述固定鱼板的表面设置有移动滑道。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闸刀,由于连接杆位于移动滑道上,让连接杆所连接的闸刀在移动滑道上运动,防止闸刀在下降时发生位置的位置偏移,闸刀对鱼头实现精确分离,之后通过吸管与镊子可以把鲤科鱼类微耳石取出,有效解决了鲤科鱼类微耳石定位不准、误挑、漏挑、操作繁琐以及费时费力等问题,提高其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鱼类年龄材料摘取工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鲤科鱼类微耳石摘取工具。
背景技术
硬骨鱼类内耳的楠圆囊、球囊和听壶中分别具有微耳石、矢耳石和星耳石各1对,这些耳石除对鱼类平衡和听觉起着重要的作用外,同时耳石还可用作鱼类的年龄鉴定材料。鱼类耳石可用于更准确地研究鱼类早期生活史重要事件,包括仔稚鱼年龄、鱼类生长模式、洄游路线及环境对鱼类生长的影响等方面。
但现有的摘取方法仅仅局限于人工挑取,存在误挑、漏挑、操作繁琐以及费时费力,需要先后进行鱼体解剖挑取,操作繁琐,挑取难度大,取样效率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鲤科鱼类微耳石摘取工具,通过设置闸刀,由于连接杆位于移动滑道上,让连接杆所连接的闸刀在移动滑道上运动,防止闸刀在下降时发生位置的位置偏移,闸刀对鱼头实现精确分离,之后通过吸管与镊子可以把鲤科鱼类微耳石取出,有效解决了鲤科鱼类微耳石定位不准、误挑、漏挑、操作繁琐以及费时费力等问题,提高其效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鲤科鱼类微耳石摘取工具,包括纳鱼器外壳,所述纳鱼器外壳的底部表面设置有滑槽,所述纳鱼器外壳的内部设置有闸面,所述闸面的顶部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均设置有手柄;
所述纳鱼器外壳的内部设置有固定鱼板,所述固定鱼板的表面设置有移动滑道,所述移动滑道的内部设置有圆杆,所述圆杆的外侧设置有套筒,所述套筒的一侧设置有闸刀,所述纳鱼器外壳的内壁顶部设置有圆筒,所述圆筒的内部设置有镊子。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圆杆与固定鱼板活动连接,所述圆杆与套筒活动连接。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闸刀位于纳鱼器外壳的内部,所述闸面与纳鱼器外壳的内壁相接触。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纳鱼器外壳的顶部设置有放置块,所述放置块的内部设置有圆形板。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圆形板的内部设置有吸管,所述圆形板的表面一侧设置有开槽。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吸管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位于开槽内部。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板以及镊子的底部均设置有弹簧绳。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滑槽与固定鱼板活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闸刀,由于连接杆位于移动滑道上,让连接杆所连接的闸刀在移动滑道上运动,防止闸刀在下降时发生位置的位置偏移,闸刀对鱼头实现精确分离,之后通过吸管与镊子可以把鲤科鱼类微耳石取出,有效解决了鲤科鱼类微耳石定位不准、误挑、漏挑、操作繁琐以及费时费力等问题,提高其效率;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弹簧绳,通过弹簧绳可以防止吸管以及镊子发生丢失,对其进行保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农业大学,未经四川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326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