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余热回收气化炉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31510.7 | 申请日: | 2019-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633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0 |
发明(设计)人: | 管清亮;马宏波;岳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清创晋华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J3/48 | 分类号: | C10J3/48;C10J3/86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呱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7 | 代理人: | 苏利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淀区中***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余热 回收 气化 |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余热回收气化炉,涉及煤气化设备领域,包括气化炉壳体和水冷壁系统,气化炉壳体的内部具有第一空腔,气化炉壳体的顶部设置有烧嘴口,气化炉壳体的底部设置有渣水出口,水冷壁系统设置于第一空腔内,第一空腔的下部作为容纳黑水和灰渣的渣池;余热回收气化炉还包括余热回收器,水冷壁系统包括水冷壁输入总管、第一环形集箱、第一水冷壁、第二环形集箱、第二水冷壁、多根集箱连接管、第三环形集箱、第三水冷壁、第四水冷壁、第四环形集箱、第五水冷壁、第五环形集箱和水冷壁输出总管。本发明实施例的气化炉的废热锅炉不易结渣积灰,具有设备投资低和土建费低的优点,适合于原料处理量100吨/天左右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煤气化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余热回收气化炉。
背景技术
气流床煤气化技术是现代煤化工工业的龙头技术和关键技术,根据合成气冷却方式分为水激冷流程和废锅流程。废锅流程的气流床煤气化技术采用废热锅炉回收高温合成气的显热,具有能量利用效率高的优点。但是由于增加了废热锅炉,使气化炉装置的体积和制造成本增加。传统的废锅流程气化炉的废热锅炉位于气化室的下部,高温煤气和熔融灰渣直接进入废热锅炉,结渣积灰风险大,而且由于废热锅炉的布置使气化炉装置的高度增加很多,极大地增加了气化框架的土建费用和气化炉安装难度。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余热回收气化炉,以解决现有的气化设备存在高度过高、投资成本高以及安全性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余热回收气化炉,所述余热回收气化炉包括气化炉壳体和水冷壁系统,所述气化炉壳体的内部具有第一空腔,所述气化炉壳体的顶部设置有烧嘴口,所述气化炉壳体的底部设置有渣水出口,所述水冷壁系统设置于所述第一空腔内,所述第一空腔的下部作为容纳黑水和灰渣的渣池;所述余热回收气化炉还包括余热回收器,所述水冷壁系统包括水冷壁输入总管、第一环形集箱、第一水冷壁、第二环形集箱、第二水冷壁、多根集箱连接管、第三环形集箱、第三水冷壁、第四水冷壁、第四环形集箱、第五水冷壁、第五环形集箱和水冷壁输出总管,所述第一环形集箱、第一水冷壁、第二环形集箱、第二水冷壁、第四环形集箱、第五水冷壁从下至上依次设置并连通,所述水冷壁输入总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环形集箱连通,所述水冷壁输入总管的另一端与设置于气化炉壳体上的水冷壁冷水输入口连通,所述第五环形集箱设置于所述第五水冷壁的外周并与第五水冷壁的上部连通,所述第五环形集箱通过所述水冷壁输出总管与设置于气化炉壳体上的水冷壁蒸汽输出口连通,所述第二水冷壁围成第二空腔,所述第二水冷壁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第一煤气出口,所述第一煤气出口与设置于气化炉壳体上的第二煤气出口连通;所述第三环形集箱、第三水冷壁、第四水冷壁从下至上依次设置于所述第二空腔内,并依次连接;所述第三环形集箱通过多根所述集箱连接管与所述第二环形集箱连通,所述第四水冷壁的上端与所述第四环形集箱连通;所述第三水冷壁、第四水冷壁以及第五水冷壁围成可供原料进行燃烧和气化反应的气化室,所述第五水冷壁围成所述气化室的进料口,所述第三水冷壁围成所述气化室的排渣口,所述第一水冷壁与所述集箱连接管围成与所述排渣口连通的气渣分离室,所述第二水冷壁与所述第四水冷壁围成分别与气渣分离室、第一煤气出口连通的余热回收室;所述余热回收器设置于所述余热回收室内,所述余热回收器用于吸收余热回收室内高温煤气释放的热量并产生饱和蒸汽或者过热蒸汽。
进一步地,所述余热回收器包括余热回收输入总管、第六环形集箱、余热回收部件、第七环形集箱和余热回收输出总管,所述余热回收输入总管的一端与设置于气化炉壳体上的余热回收器输入口连通,所述余热回收输入总管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六环形集箱与所述余热回收部件的输入口连通,所述余热回收输出总管的一端与设置于气化炉壳体上的余热回收器输出口连通,所述余热回收输出总管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七环形集箱与所述余热回收部件的输出口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余热回收部件为管屏或盘管。
进一步地,所述余热回收器内部的吸热介质为饱和水与饱和汽的混合物,或过热蒸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清创晋华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清创晋华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315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锁止螺栓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力通信SDH传输网络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