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红外隐身伪装布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28278.1 | 申请日: | 2019-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521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何雄;何欣怡;王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航龙航空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5/02 | 分类号: | B32B5/02;B32B27/02;B32B27/06;B32B27/36;B32B33/00;B32B7/08;B32B7/02 |
代理公司: | 成都睿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7 | 代理人: | 杨洪婷 |
地址: | 6101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外 隐身 伪装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伪装就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红外隐身伪装布,包括基布,所述基布的一侧依次设有多梯度红外伪装层和涂覆于所述多梯度红外伪装层上的阻燃层,所述多梯度红外伪装层包括不同红外发射率的伪装涂料。本实用新型具备适用于多种作战环境、强度高、耐磨性强,伪装效果好的优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伪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红外隐身伪装布。
背景技术
红外伪装(隐身)技术就是指能够降低或者改变目标的红外辐射特征,从而实现目标的低可探测性,这可以通过改进结构设计和应用红外物理原理来衰减、吸收目标的红外辐射能量,使红外探测设备难以探测到目标。
目前的红外伪装布伪装效果不理想,难以对抗多种作战环境,如作战环境温度低,雨天作战等情况,红外伪装布的使用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红外隐身伪装布,具备适用于多种作战环境、强度高、耐磨性强,伪装效果好的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红外隐身伪装布,包括基布,所述基布的一侧依次设有多梯度红外伪装层和涂覆于所述多梯度红外伪装层上的阻燃层,所述多梯度红外伪装层包括不同红外发射率的伪装涂料。
进一步的,所述基布通过经线和纬线交织而成,所述基布的孔隙处填充抗菌物。
进一步的,所述基布与所述多梯度红外伪装层之间设有中空微珠涂层,所述中空微珠涂层包括黏合剂和中空微珠,所述中空微珠涂层涂覆于所述基布的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多梯度红外伪装层涂覆于所述中空微珠涂层上。
进一步的,所述阻燃层为复合阻燃层。
进一步的,所述不同红外发射率的伪装涂料包括红外高发射率涂料、红外中发射率涂料和红外低发射率涂料。
进一步的,所述红外高发射率涂层涂料包括深绿DG0730或黄绿 YG1247,所述红外中发射率涂料包括翠绿EG1456或褐土BE1732,所述红外低发射率涂料包括黄土YE2344、沙土SE3948或沙土SE2635。
进一步的,所述基布的边缘设有若干个吊绳。
进一步的,该红外隐身伪装布还包括保温层,所述保温层通过吊绳与所述基布的另一侧连接。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阻燃层集阻燃、防水和防油于一身,更加适应于军事伪装工作的进行;
(2)多梯度红外伪装涂层实现在红外热像仪的成像下,红外斑块与可见光图案两者的图案显示不同,在具有可见光隐身的同时,实现两者的完全分离,且具有更加明显的热图像分割效果,达到红外伪装的目的;
(3)中空微珠涂层,通过阻隔人体散发的热量,降低人体红外辐射强度达到伪装作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1中一种红外隐身伪装布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基布在俯视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基布;2、多梯度红外伪装层;3、阻燃层;4、中空微珠涂层,5、吊绳,6、保温层。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航龙航空工业有限公司,未经四川航龙航空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2827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制炭薪棒快速成型装置
- 下一篇:一种化工循环加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