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添加剂用无菌管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24133.4 | 申请日: | 2019-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0634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蔡向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博荣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34 | 分类号: | C12M1/34;C12M1/24;C12M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6 | 代理人: | 李魏英 |
地址: | 26611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添加剂 无菌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添加剂用无菌管,涉及实验器材技术领域,包括外管和内管,外管底部内盛添加剂,内管置于外管内部,用于封闭外管的上开口,同时可实现外管内的添加剂流出,所述内管包括堵塞部、与堵塞部底端连接的可折断的封闭杆,堵塞部内设中空的导流通道,导流通道底端与封闭杆连接,折断封闭杆后,导流通道的底端露出,此时打开内管的上开口,外管内的添加剂就会通过导流通道流出外管。本实用新型具有密封效果良好,操作方便的有益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实验器材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添加剂用无菌管。
背景技术
进行微生物检测时,常用到添加剂,工作人员需要携带大量添加剂,需要使用添加剂时,则取出容器量取定量添加剂,进行添加,操作较为麻烦;量取添加剂时,容易洒出,造成添加剂浪费;添加时间较长,添加时存在较高的污染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添加剂用无菌管,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添加添加剂操作不便,盛放添加剂的容器不便于随身携带,添加剂易被污染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该管体包括外管和内管,所述外管设上开口,下部为盛有添加剂的储存部,所述储存部为软性材质;
内管置于外管内部,所述内管包括位于上部的堵塞部,所述堵塞部与所述外管的上开口适配,所述堵塞部内设中空的导流通道,所述导流通道底端连接有一封闭杆,所述堵塞部的上开口为可开启的封闭端,所述导流通道的底端与所述封闭杆的上端连接,所述内管置于所述外管内部时,所述封闭杆位于所述储存部的范围内;
所述封闭杆可沿着与所述堵塞部连接的一端折断,折断所述封闭杆后,打开所述堵塞部的上开口,颠倒管体,所述储存部内的添加剂即可通过所述导流通道流出。
堵塞部与外管的上开口适配,使外管的上开口保持封闭状态;导流通道贯穿所述堵塞部,便于储存部内的添加剂通过导流通道流出。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堵塞部下段为与所述封闭杆连接的密封部,所述外管与所述密封部对应位置设有连接管,所述密封部的外径与所述连接管的内径适配。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密封部环嵌一密封圈。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连接管上端连接有呈漏斗状的腔体,所述密封部上端为与所述腔体适配的塞体。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腔体的内壁设有一凸起,所述塞体外壁设有与所述凸起对应的凹槽。
凸起与凹槽适配,凸起可落入凹槽内,增加内管与外管的连接紧密性。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腔体外壁上段设手持部。
便于工作人员控制管体。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堵塞部的上开口接近所述导流通道的上开口所在的水平面。可避免添加剂通过导流通道流出会与堵塞部的内壁接触,降低污染。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连接管内径小于所述储存部内径。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堵塞部上开口设有可撕铝箔纸。可撕铝箔纸与堵塞部的连接方式使用现有技术。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堵塞部上开口设外螺纹,所述内管包括与所述堵塞部上开口适配的管盖,所述管盖内设与所述外螺纹适配的内螺纹。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外管为透明材质,所述内管为彩色内管。
外管为透明材质,便于观察储存部内的添加剂,内管选用彩色内管,便于清楚可见内管上的凹槽,便于安装,同时利于识别封闭杆所在位置,便于掰断封闭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博荣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博荣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2413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转料泵及输送系统
- 下一篇:一种自锁式钢筋支撑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