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充电方式的骨传导助听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21210.0 | 申请日: | 2019-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935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发明(设计)人: | 李亚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静音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25/00 | 分类号: | H04R2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充电 方式 传导 助听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充电方式的骨传导助听器,包括所述上外壳顶部设置有麦克风,所述上外壳与下外壳组装连接,所述麦克风内部设置有音量调控按键,所述下外壳底端内侧设置有顶针接触点A、顶针接触点B,所述下外壳内部依次设置有顶针A、顶针B,所述顶针A左侧设置有磁铁A,所述顶针B右侧设置有磁铁B,所述下外壳内部设置有母板,所述母板底端设置有小型电池,所述上外壳与下外壳上设置有若干螺纹胶塞。本实用新型将USB充电改为两组指针磁吸充电,便于调控操作,也可以加快充电,使电量更加持久,设置为耳挂型助听器方便携带,其中麦克风活动安装,可调节角度,贴合耳型提高舒适度,也方便摘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可穿戴智能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充电方式的骨传导助听器。
背景技术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声音只是压力波通过空气的运动。压力波振动内耳的听小骨,这些振动被转化为微小的电子脑波,它就是我们觉察到的声音。内耳采用的原理与麦克风咪头捕获声波或扬声器的发音一样,它是移动的机械部分与气压波之间的关系,自然,在声波音调低、移动缓慢并足够大时,实际上可以“感觉”到气压波振动身体,根据振动原理设计助听器,助听器包括骨导方式与气导方式,其中骨传导助听器通过头骨振动直接传至内耳而不经过鼓膜,助听效果更佳,但是传统的助听器的充电方式不利于操作,这就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充电方式的骨传导助听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充电方式的骨传导助听器,包括上外壳、下外壳、麦克风、音量调控按键、顶针接触点A、顶针接触点B、螺纹胶塞、磁铁A、顶针A、顶针B、磁铁B、母板、小型电池,所述上外壳顶部活动设置有麦克风,所述上外壳与下外壳组装连接,所述麦克风内部设置有音量调控按键,所述下外壳底端内侧设置有顶针接触点A、顶针接触点B,所述顶针接触点A、顶针接触点B由上至下依次嵌入安装于下外壳上,所述下外壳内部依次设置有顶针A、顶针B,所述顶针A左侧设置有磁铁A,所述顶针B右侧设置有磁铁B,所述下外壳内部设置有母板,所述母板位于顶针A、顶针B底端,所述母板底端设置有小型电池,所述上外壳与下外壳上设置有若干螺纹胶塞。
进一步的是,所述上外壳底端设置有螺纹孔,下外壳顶端设置有螺纹柱,所述上外壳与下外壳螺旋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是,所述上外壳与下外壳外表面均经过磨砂处理。
进一步的是,所述麦克风表面为热塑性橡胶材料,其中热塑性橡胶材料为尼龙、碳酸酯、聚氨酯材料中的一种。
进一步的是,所述音量调控按键通过导线与下外壳内部的母板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是,所述顶针接触点A与顶针A安插连接,所述顶针接触点B与顶针B安插连接。
进一步的是,所述螺纹胶塞为前端往后端逐渐增小的锥状螺旋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新型充电方式的骨传导助听器将USB充电改为两组指针磁吸充电,便于调控操作,也可以加快充电,使电量更加持久,设置为耳挂型助听器方便携带,其中麦克风活动安装,可调节角度,贴合耳型提高舒适度,也方便摘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充电方式的骨传导助听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充电方式的骨传导助听器的充电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充电方式的骨传导助听器的音量调控按键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中:1-上外壳;2-下外壳;3-麦克风;4-音量调控按键;5-顶针接触点A;6-顶针接触点B;7-螺纹胶塞;8-磁铁A;9-顶针A;10-顶针B;11-磁铁B;12-母板;13-小型电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静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静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212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