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割胶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19613.1 | 申请日: | 2019-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821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耿贵胜;汪雄伟;李福成;周小凤;关志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盛元康能(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3/10 | 分类号: | A01G23/10;A01G2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芊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91 | 代理人: | 彭秀丽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朝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割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割胶机,包括固定支架、割胶执行机构和控制系统,割胶执行机构设置在固定支架上;割胶执行机构包括带有割胶刀的刀架、圆周驱动装置、纵向驱动装置以及进给驱动装置;刀架设置于进给驱动装置上,进给驱动装置设置于纵向驱动装置上,且纵向驱动装置设置于圆周驱动装置上,圆周驱动装置与两轨道槽齿圈形成圆周传动连接;控制系统分别与圆周驱动装置、纵向驱动装置及进给驱动装置形成电性连接,用于控制割胶刀的周向移动量、上下移动量及径向进给量。本实用新型智能割胶机可代替人工割胶,实现全自动割胶,最大程度解决了人工割胶劳动强度大,以及人工割胶不够精细化的问题,提高了社会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割胶机。
背景技术
从人类认识橡胶开始,长期以来割胶作业,都是通过人工手动割胶获得胶乳完成收集。最近几年出现手持式电动割胶,无论哪种割胶方式都需要借助人力来完成。人工割胶具有很多弊端,比如:具备技术熟练的割胶工人需要培养一年以上才能达到,割胶工人工作时违反人的固有生物钟进行工作,易疲劳、割胶效率低下,割皮深度和割皮厚度不易精准控制,造成割胶质量降低,以及减少橡胶树寿命等等,最终影响割胶产量和周期,已经成为割胶业的一大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操作简单,制造成本低,割胶过程智能精准的智能割胶机。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割胶机,包括固定支架、割胶执行机构和控制系统,所述割胶执行机构设置在所述固定支架上,所述固定支架包括支撑杆和设置在所述支撑杆上下两端的环形固定座,两所述环形固定座上分别成型一开口,所述开口处设有可拆卸的封边板,所述环形固定座与所述封边板间形成可容纳树干的密闭环形空间,两所述环形固定座上还设有轨道槽齿圈和沿所述环形固定座径向延伸的树干夹持装置;
所述割胶执行机构包括带有割胶刀的刀架、圆周驱动装置、纵向驱动装置以及进给驱动装置;所述刀架设置于所述进给驱动装置上,所述进给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纵向驱动装置上,且所述纵向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圆周驱动装置上,所述圆周驱动装置与两所述轨道槽齿圈形成圆周传动连接;所述控制系统分别与所述圆周驱动装置、纵向驱动装置及进给驱动装置形成电性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割胶刀的周向移动量、上下移动量及径向进给量。
在位于所述支撑杆上端的所述环形固定座的下方及位于所述支撑杆下端的所述环形固定座的上方分别设有轨道槽齿圈,所述轨道槽齿圈的内侧设有导轨齿,所述割胶执行机构设置在两所述轨道槽齿圈上,且可沿所述导轨齿圆周转动。
所述圆周驱动装置包括连接杆、第一驱动器和设置在所述连接杆两端内侧的环形固定板,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设有导向齿轮、中间设有齿轮Ⅰ,位于所述连接杆两端的导向齿轮分别穿过所述环形固定板与所述轨道槽齿圈内侧的所述导轨齿相啮合;所述第一驱动器固定在下端的所述环形固定板上方,所述第一驱动器的顶部设有齿轮Ⅱ,所述齿轮Ⅱ与所述齿轮Ⅰ相啮合且位置相匹配,用于驱动所述连接杆沿所述导轨齿转动。
所述纵向驱动装置包括第二驱动器、丝杠Ⅰ和滑块Ⅰ,所述丝杠Ⅰ的一端伸入所述第二驱动器,且与所述第二驱动器形成驱动连接,所述丝杠Ⅰ的另一端与上端的所述环形固定板转动固定连接,所述滑块Ⅰ套装在所述丝杠Ⅰ上,且与所述丝杠Ⅰ之间形成螺纹连接,当所述第二驱动器动所述丝杠Ⅰ转动时,可带动所述滑块Ⅰ上下移动;所述第二驱动器固定在下端的所述环形固定板上方。
所述滑块Ⅰ的一侧沿所述智能割胶机的径向固定一连接座板;所述进给驱动装置包括第三驱动器、丝杠Ⅱ和滑块Ⅱ,所述第三驱动器固定在所述连接座板的外侧,所述丝杠Ⅱ的一端伸入所述第三驱动器,且与所述第三驱动器形成驱动连接,所述丝杠Ⅱ的另一端穿过所述连接座板的两端且与所述连接座板转动连接;所述滑块Ⅱ套装在所述丝杠Ⅱ上,且与所述丝杠Ⅱ之间形成螺纹连接,所述刀架固定在所述滑块Ⅱ的下方,当所述第三驱动器驱动所述丝杠Ⅱ转动时,可带动所述滑块Ⅱ在进给方向上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盛元康能(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盛元康能(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1961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印刷纸定位摆放装置
- 下一篇:一种石英砂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