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节能组合式散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15374.2 | 申请日: | 2019-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425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4 |
发明(设计)人: | 刘军涛;李痛快;陈言武;郭剑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畅诺冷热控制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20 | 分类号: | G06F1/20;F25B21/02 |
代理公司: | 11471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史明罡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半导体制冷片 热管 半导体冷片 制冷效率 能耗 散热器 组合式散热器 本实用新型 待散热元件 额外成本 高效节能 散热特性 散热性能 制冷特性 冷端 温差 节约 能源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节能组合式散热器,包括第一热管、第二热管和半导体制冷片,第一热管的一侧与待散热元件相接触,第一热管的另一侧与半导体制冷片相接触、且设置在半导体制冷片的下方,第二热管与半导体制冷片相接触、且设置在半导体制冷片的上方。如此设置,基于热管的散热特性和半导体制冷片的制冷特性,第一热管和第二热管的工作温度几乎相同,从而保证了半导体制冷片的冷端和热端的温差很小,半导体制冷片处于最高制冷效率下工作,无需更换大功率的半导体制冷片,节约能源,降低了半导体冷片的功率,避免增加额外成本和能耗,提高了散热器的散热性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半导体冷片的制冷效率低、导致增加成本和能耗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高效节能组合式散热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主动式半导体制冷散热器,是采用半导体冷片与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直接接触的方式。但在实际使用时,由于半导体直接与CPU接触,使冷片的冷端和热端的温差很大,导致半导体冷片的制冷效率大大降低。要达到预期的制冷效果,需要配备大功率的半导体冷片,导致成本和能耗增加。因此,如何解决现有技术中半导体冷片的制冷效率低、导致增加成本和能耗的问题,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节能组合式散热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半导体冷片的制冷效率低、导致增加成本和能耗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高效节能组合式散热器,包括第一热管、第二热管和半导体制冷片,所述第一热管的一侧与待散热元件相接触,所述第一热管的另一侧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相接触、且设置在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下方,所述第二热管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相接触、且设置在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上方。
优选地,还包括用于检测待散热元件温度的温度检测装置和与所述温度检测装置可通信连接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待散热元件的温度控制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开启和关闭;当待散热元件的温度高于预设值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开启;当待散热元件的温度低于所述预设值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关闭。
优选地,还包括用于放置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底壳,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置于所述底壳中,所述底壳的下端设有用于固定所述第一热管的第一卡槽、上端设有用于固定所述第二热管的第二卡槽。
优选地,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周侧壁与所述底壳的内壁之间设有隔热层。
优选地,所述第一热管和所述第二热管均包括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相接触的第一段和与所述第一段弯折连接的第二段,所述第二段上设有多个沿所述第二段的轴向层叠分布的散热片。
优选地,所述第一热管和所述第二热管均为多个且分别并排设置。
优选地,还包括用于加快所述第一热管和所述第二热管周围空气流动的散热风扇。
优选地,所述散热风扇外设有风扇护罩。
优选地,各个所述第一热管和各个所述第二热管均通过回流焊与所述散热片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底壳为金属壳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畅诺冷热控制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未经畅诺冷热控制技术(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1537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云计算大数据一体机
- 下一篇:用于机箱的组合式辅助散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