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自检的SF6气体远传密度继电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14929.1 | 申请日: | 2019-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653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王金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上芃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35/26 | 分类号: | H01H35/26;G01L19/12;G01L19/04;G01L7/04 |
代理公司: | 上海宣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88 | 代理人: | 刘鹏 |
地址: | 201414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检 sf6 气体 密度 继电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带自检的SF6气体远传密度继电器,包括表壳、接线盒、表盘、指针、电接点、机芯、温度补偿片、基座、弹簧管、线路板主板、磁钢角度传感器和压力及温度传感器,弹簧管焊接在基座上,线路板主板安装在基座上,压力及温度传感器安装在基座内,机芯固定在基座上,温度补偿片一端连接在弹簧管上,温度补偿片另一端连接在机芯的拉杆上,指针铆接在机芯的机芯轴上,磁钢角度传感器安装在机芯的机芯轴上,表盘和电接点均固定在基座上,基座和接线盒均装配在表壳上。本实用新型用磁钢角度传感器测量指针指示数据(P20),用压力及温度传感器测量SF6气体数据计算出P20,将两个数据对比,超过设定误差发出报警信号,实现自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SF6气体远传密度继电器,尤其是一种带自检的SF6气体远传密度继电器。
背景技术
六氟化硫电气产品已经广泛应用在电力部门、工矿企业,促进了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保证六氟化硫电气产品的可靠安全运行已经成了电力部门的重要任务之一。六氟化硫电气产品的灭弧介质和绝缘介质是六氟化硫气体,不能发生漏气,若发生漏气,就不能保证六氟化硫电气产品可靠安全运行。因此,检测六氟化硫电气产品的六氟化硫密度值是十分必要的。
现有的SF6气体远传密度继电器主要采用以下两种方案:
(1)采用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将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装配到SF6气体密度继电器内部气路上,测量SF6气路内温度和压力,通过线路板主板的芯片计算换算成SF6气体对应的20摄氏度压力P20,并将数据传输给后台;
(2)采用磁钢角度传感器,通过SF6气体密度继电器的指针轴上设置磁钢,正对着线路板上角度编码器,这样可以测量指针转动角度,通过线路板主板的芯片换算成对应的指针指示数据P20,并把数据传输给后台。例如,申请号为201220258328.X,名称为直接检测指针偏转的指针式密度继电器的专利。
目前以上两种方案都是各自独立的,方案(1)采用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与SF6气体密度继电器本身的机械结构没有任何关系,如果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损坏,数据不正常,也不能确定SF6气体密度继电器是否指示正常;方案(2)采用磁钢角度传感器,可以测量SF6气体密度继电器的指针指示数据,如果该数据异常,可以判定SF6气体密度继电器异常,但是不能确定SF6气体气路是否正常。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自检的SF6气体远传密度继电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带自检的SF6气体远传密度继电器,它包括表壳、接线盒、表盘、指针、电接点、机芯、温度补偿片、基座、弹簧管、线路板主板、磁钢角度传感器和压力及温度传感器,弹簧管焊接在基座上,线路板主板安装在基座上,压力及温度传感器安装在基座内,机芯固定在基座上,温度补偿片的一端连接在弹簧管上,温度补偿片的另一端连接在机芯的拉杆上,指针铆接在机芯的机芯轴上,磁钢角度传感器安装在机芯的机芯轴上,表盘和电接点均固定在基座上,基座和接线盒均装配在表壳上;磁钢角度传感器和压力及温度传感器均与线路板主板通过电线连接。
进一步地,压力及温度传感器包括压力及温度传感器测量板和引线针,压力及温度传感器测量板安装到SF6气体远传密度继电器的内部气路上,引线针焊接在压力及温度传感器测量板上。
进一步地,基座上固定有密封座,并采用密封圈密封。
进一步地,引线针与密封座采用玻璃烧结工艺密封。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将SF6气体远传密度继电器的两个方案结合一起,用磁钢角度传感器测量出指针指示数据(P20),用压力及温度传感器测量SF6气体数据并计算出P20,再将得出的两个数据进行对比,超过设定误差发出报警信号,从而实现该SF6气体远传密度继电器的自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上芃电气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上芃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1492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流道入口池壁砖结构
- 下一篇:一种污水氧化处理中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