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盐碱地改良用节水排碱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14322.3 | 申请日: | 2019-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838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王树林;姜咏雪;李博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疆瑞绎昕生态园林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B77/00 | 分类号: | A01B7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王昊 |
地址: | 8300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盐碱地 改良 节水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盐碱地改良用节水排碱系统,所述灌溉水管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植被种植槽,所述灌溉水管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输水管,所述输水管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一号水泵,所述灌溉水管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送肥口,所述送肥口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肥料发酵仓,所述肥料发酵仓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过滤网,所述灌溉水管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地面。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盐碱地改良用节水排碱系统,设有酸碱度传感器、可远程酸碱测量模块与污水中和管,能够实时测量土壤的酸碱性,有利于观察系统的有效性,并能更好的观察测量结果,还可以做到污水的再利用,节约资源,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土壤改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盐碱地改良用节水排碱系统。
背景技术
节水排碱系统是一种辅助土壤进行改良的支撑系统,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节水排碱系统的制造工艺要求也越来越高;现有的节水排碱系统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首先,土壤的酸碱度无法很好的用肉眼进行查看,无法很好的看出系统的有效性,可能会导致农作物受到土壤酸碱度的影响从而降低生产效率,其次,在测量土壤酸碱度的时候无法很好的查看,降低工作效率,不利于人们的使用,还有,传统的排水系统不能合理的做到污水资源的再利用,浪费水资源,给人们的使用过程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盐碱地改良用节水排碱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盐碱地改良用节水排碱系统,具备能够实时测量土壤的酸碱性,有利于观察系统的有效性,更好的观察测量结果,还可以做到污水的再利用,节约资源等优点,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盐碱地改良用节水排碱系统,所述灌溉水管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植被种植槽,所述灌溉水管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输水管,所述输水管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一号水泵,所述灌溉水管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送肥口,所述送肥口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肥料发酵仓,所述肥料发酵仓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过滤网,所述灌溉水管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地面,所述地面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一号碎石槽与二号碎石槽,所述二号碎石槽位于一号碎石槽的一侧,所述地面的内部设置有可远程酸碱测量模块,所述可远程酸碱测量模块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天线、单片机、蓝牙模块、电源模块、酸碱度传感器,所述可远程酸碱测量模块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导线,所述酸碱度传感器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线,所述连接线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测量探头,所述二号碎石槽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排水沟,所述排水沟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二号水泵,所述二号水泵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污水输送管,所述污水输送管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污水中和管。
其酸碱度传感器能够实时测量土壤的酸碱性,有利于观察系统的有效性。
通过设计可远程酸碱测量模块能够更好的观察测量结果。
其污水中和管可以做到污水的再利用,节约资源,便于人们的使用。
优选的,所述酸碱度传感器与可远程酸碱测量模块之间设置有固定块,所述酸碱度传感器的一侧外表面通过固定块与可远程酸碱测量模块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可远程酸碱测量模块与地面之间设置有一号固定槽,所述可远程酸碱测量模块的四周外表面通过一号固定槽与地面的内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污水中和管与污水输送管之间设置有固定螺纹,所述污水中和管的一侧外表面通过固定螺纹与污水输送管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植被种植槽与灌溉水管之间设置有二号固定槽,所述植被种植槽的一侧外表面通过二号固定槽与灌溉水管的外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测量探头与连接线之间设置有胶粘层,所述测量探头的一侧外表面通过胶粘层与连接线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瑞绎昕生态园林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新疆瑞绎昕生态园林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1432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