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安拆及周转的穿墙套筒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12428.X | 申请日: | 2019-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083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彰;龚洁;梁先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四局华南建设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5/06 | 分类号: | E04G15/06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刘楠;朱法恒 |
地址: | 510700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科***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周转 穿墙 套筒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安拆及周转的穿墙套筒,包括两组平行设置的侧模板,所述侧模板之间设有多根对拉螺杆,对拉螺杆与侧模板之间相互垂直设置,对拉螺杆的两端从侧模板上的螺杆孔穿出后,通过扇形螺母连接固定横向背楞,所述对拉螺杆上有一个穿墙套筒,穿墙套筒两侧分别贴合在对应侧模板的内表面;所述穿墙套筒主要由套管主体构成。在实际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通过六角螺丝插入穿墙套管内的六角通孔进行旋转,便可顺利使穿墙套管与浇筑体分离,再通过六角螺丝后的J型钩把穿墙套管取出,提高工程质量和施工效率,同时能能有效防止水从室外流向室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于安拆及周转的穿墙套筒,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见的建筑模板在实际安装及拆卸的过程中很麻烦,外墙套管嵌入在浇筑完毕的混凝土中,需要用铁锤和凿子等工具辅助取出,容易破坏浇筑体的结构强度,且工作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便于外墙套管的重复利用及拆除,提高工作效率,旨在提供一种便于安拆及周转的穿墙套筒,它结构简单,不仅能够重复利用,还能保证在不破坏混凝土结构的前提下,顺利被取出,且由于其结构形状为圆台状,故能有效防止水从室外流向室内,提高工程质量和施工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安拆及周转的穿墙套筒,包括两组平行设置的侧模板,所述侧模板之间设有多根对拉螺杆,对拉螺杆与侧模板之间相互垂直设置,对拉螺杆的两端从侧模板上的螺杆孔穿出后,通过扇形螺母连接固定横向背楞,所述对拉螺杆上有一个穿墙套筒,穿墙套筒两侧分别贴合在对应侧模板的内表面;所述穿墙套筒主要由套管主体构成,套管主体为锥管结构,穿墙套筒直径小的一侧与室内一侧模板内表面贴合,穿墙套筒直径大的一侧为圆台状堵头;所述圆台状堵头设有贯通式通孔,且通孔与圆台状堵头共中心轴设置;所述通孔由六角通孔构成,六角通孔长度与圆台状堵头长度一致;所述圆台状堵头贴合模板的一面设有环形凹槽,且环形凹槽内嵌入橡胶密封圈,橡胶密封圈与侧模板的内表面紧密贴合。
进一步,所述穿墙套筒与圆台状堵头为一体成型,所用材质为PVC。
进一步,所述六角通孔对应外接圆直径与套管主体内径相同。
进一步,所述穿墙套筒为圆台状,贴合室内一侧模板的直径小于贴合室外一侧模板的套管直径。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在实际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通过六角螺丝插入穿墙套管内的六角通孔进行旋转,便可顺利使穿墙套管与浇筑体分离,再通过六角螺丝后的J型钩把穿墙套管取出,提高工程质量和施工效率,同时能能有效防止水从室外流向室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用新型结构局部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六角螺丝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对拉螺杆,2-侧模板,3-圆台状堵头,4-套管主体,5-六角通孔,6-穿墙套筒、7-橡胶密封圈、8-六角螺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四局华南建设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建四局华南建设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1242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松散煤层钻进的绳索取心钻具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市政工程用井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