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硬岩地层控制振动旋挖钻机钻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12159.7 | 申请日: | 2019-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176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发明(设计)人: | 彭杰;田卓伦;高东斌;刘剑勇;张金玉;詹书瑞;薛兴旺;龚妇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1/00 | 分类号: | E21B11/00;E21B10/08 |
代理公司: | 杭州知杭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10 | 代理人: | 夏艳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地层 控制 振动 钻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硬岩地层控制振动旋挖钻机钻具,包括钻筒,所述钻筒的下端开设有若干个连接槽,若干个所述连接槽的内壁均焊接有牙轮钻头,所述钻筒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下方焊接有内牙轮钻头,所述钻筒的内顶壁焊接有加劲肋板,所述加劲肋板的一侧与内牙轮钻头固定连接。该用于硬岩地层控制振动旋挖钻机钻具,提高了入岩效率,加快施工进度,施工过程振动较小,对周围建筑物的影响小,复杂地质条件下,不易偏孔,成孔质量有保证,机械化程度高,人员安全有保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钻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硬岩地层控制振动旋挖钻机钻具。
背景技术
目前硬岩地层临近现有建筑物,采用的桩基施工方法有:人工挖孔桩(预裂法、水磨钻成孔)和大功率回旋钻机。人工挖孔桩的缺点是:不管采用预裂法还是水磨钻成孔法施工效率较低、安全风险高和受地下水影响大;大功率回转钻机的缺点是:钻机体积大、占地面积大和配重不足的情况下施工效率很低,施工过程需要起吊设备配合。
近几年我国的经济发展迅速,基础设施建设遍地开花,无论公路桥梁还是市政设施的改扩建工程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在临近现有建筑物采用此实用新型钻头进行硬岩地层的桩基施工,可以提高施工效率,同时保证临近建筑物的安全与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硬岩地层控制振动旋挖钻机钻具,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用于硬岩地层控制振动旋挖钻机钻具,包括钻筒,所述钻筒的下端开设有若干个连接槽,若干个所述连接槽的内壁均焊接有牙轮钻头,所述钻筒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下方焊接有内牙轮钻头,所述钻筒的内顶壁焊接有加劲肋板,所述加劲肋板的一侧与内牙轮钻头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钻筒的外径为1.8m。
可选的,所述连接槽的宽度和高度均为12cm,且两个所述连接槽的中心间距为30cm。
可选的,所述内牙轮钻头的数量为六个,且六个所述内牙轮钻头(5)呈“一”字排列。
可选的,所述加劲肋板具体为一种2cm厚15cmX15cm的直角三角形钢板。
可选的,所述钻筒的外表面焊接有钻筒旋转条。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硬岩地层控制振动旋挖钻机钻具,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提高了入岩效率,加快施工进度;
(2)施工过程振动较小,对周围建筑物的影响小;
(3)复杂地质条件下,不易偏孔,成孔质量有保证;
(4)机械化程度高,人员安全有保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钻筒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钻筒;2、连接槽;3、牙轮钻头;4、连接板;5、内牙轮钻头;6、加劲肋板;7、钻筒旋转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1215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套合式包装展示盒
- 下一篇:一种高压电缆安装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