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适于城区河道水生态和水景观提升的河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11005.6 | 申请日: | 2019-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466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7 |
发明(设计)人: | 王道虎;周凤扬;谢亚军;周金晶;范海平;曾曾;臧克家;皇甫全欢;孟佳佳;罗静;孙海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安市水利规划服务中心 |
主分类号: | E02B3/02 | 分类号: | E02B3/02;E02B3/10;E02B7/00;E02B3/12;E02B7/20;A01G9/02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翔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10 | 代理人: | 韩晓斌 |
地址: | 223005***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于 城区 河道 水生 水景 提升 河流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于城区河道水生态和水景观提升的河流结构,它包括景观闸坝、降堤堤防、平台和缓坡;在河道两端合适位置修建景观闸坝挡住外河高水,保证外河行洪期间或旱季河道正常水位;对两闸之间段河道堤防实施降堤、修缓坡、筑平台、绿化造景。本实用新型为城区河道治理提供新型的河道空间结构,不仅满足河道防洪除涝基本功能,还满足水生态环境综合功能,适应新时期水利工作需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利工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适于城区河道水生态和水景观提升的河流结构。
背景技术
城市河流水生态环境工程是在河流治理中除了完善防洪、除涝、航运和供水等基础功能以外,还力图改善河流生态系统的生态结构和功能,使河流更接近自然状态,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的工程。河流结构是指河流的三维尺度,在纵向上,河流系统表现为异质性、曲折性和断面形状多样性的特征;在横向上,河流由河岸带、堤防、滩地、水体和河床构成,表现为水体与陆地间的相互作用;在垂向上,河流系统表现为地下水对河流水文要素和化学成分的影响,以及生活在河床底质中的有机体与河流的相互作用。横断面尺度是河流最主要的结构型式。城市与河流息息相关,流经城市的河流具有其特殊性,被赋予更多功能,除具有传统水利功能外,还需要与城市部分功能相融合,即自然生态、旅游休闲、城市景观以及文化活动等。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河道沿线土地开发建设与水争地的矛盾日益突出,城市河道横断面被人为束窄现象严重。在城市化初期,比较片面地强调基础功能,忽略了河道的复合生态功能,致使河道治理普遍存在硬化、渠化、直化现象,河道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生态功能缺失。因此,先进的河道治理理念和措施在河道治理过程中显得至关重要。寻找一种借助于河道作为重要生态廊道,集河流水体水质清洁、滨水空间开阔、生态环境优美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河流结构形式,成为城区河道治理的一项重要课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适于城区河道水生态和水景观提升的河流结构,为城区河道治理提供新型的河道空间结构;新建控制闸站,以满足河道防洪除涝基本功能;降低堤防高程、修建缓坡结合堤防造景,以满足水生态环境综合功能,适应新时期水利工作需要。
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该适于城区河道水生态和水景观提升的河流结构包括景观闸坝、降堤堤防、平台和缓坡;在河道两端合适位置修建景观闸坝挡住外河高水,保证外河行洪期间或旱季河道正常水位;对两闸之间段河道堤防实施降堤、修缓坡、筑平台、绿化造景。
更进一步的,河道两端景观闸坝位置选择,一般应综合考虑城区范围、交通、工程占地因素,挡住外部高水,内部河道的防洪排涝功能由双闸、站承担;采用闸、站、桥相结合的方式,在高水期关闭双闸,挡住外洪;通过泵站抽排两闸之间河段内涝;非高水期敞开闸门,以保证河道的连续性和整体性。
更进一步的,对双闸之间河道堤防实施降堤,堤顶高程可不受《堤防设计规范》限制,根据历史最高水位另加一定超高0.5m控制,堤防一般降低1~3米。
更进一步的,降堤后,堤身变宽,修筑缓坡1:10以上,显水亲水。
更进一步的,堤防迎水侧建设亲水平台,河坡进行生态联锁砼块防护,堤防顶面和背水侧实施绿化改造,种植乔木和草皮,零星布置灌木,以构建河滨植被缓冲带。
更进一步的,对双闸之间段河流实施整治改造,河流形态的设置基于原有水体形态,但要消除河道卡口,局部扩大河道,增加弯曲的自然形态,将河流较宽的水面处设置为水生动植物的天然港湾,河道沿岸带内种植沉水和挺水植物,以吸附氨氮富营养物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城区范围内非行洪较大河道,适用范围广。
2、通过在河道两端建设控制闸站工程,改变“防洪即围城”传统做法;
3、通过降低河道堤防高程,对河道实施绿化工程、亲水平台等,满足市民亲水休闲需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安市水利规划服务中心,未经淮安市水利规划服务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1100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纤维增强弹性胶管
- 下一篇:一种中西医学差异对比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