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前夹式自动工具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10226.1 | 申请日: | 2019-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139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周晓杨;邓仁堂;肖璐明;郑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希萌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10 | 分类号: | G01N3/10;G01N3/02;G01L5/04 |
代理公司: | 武汉谦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51 | 代理人: | 刘川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前夹式 自动 工具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前夹式自动工具锚装置,包括工具锚盘、回推板、前推套、工具夹片、回推杆、前推弹簧,弹簧压板,回缩量探杆;工具锚盘上设有通孔,工具夹片安装在通孔内,并位于通孔的中部;弹簧压板固定安装在工具锚盘的后端,前推套的一端贯穿弹簧压板并位于通孔的后部,前推套的另一端位于通孔外并与回缩量探杆相连;前推弹簧套装在前推套位于通孔后部的一端上,且前推弹簧的一端与弹簧压板相抵触;回推板位于工具锚盘的前端,回推杆的一端位于通孔的前部,回推杆的另一端位于通孔外,并连接在回推板上。本实用新型可以实时检测工具夹片前进、后退距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预应力桥梁张拉试验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前夹式工具锚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预应力桥梁张拉使用的千斤顶为穿心式千斤顶,其在工作时,钢绞线、工作锚和工作夹片在张拉完成后,将被封装在预应力构件中;超出工作夹片的钢绞线在封装前,将在工作夹片之外留5~10mm,其余的均被切除,被切除下来的钢绞线被当成废钢处理,一个铁路梁场完成整个工程浪费钢绞线可达100多万元。
为了减少钢绞线的浪费,各张拉设备供应商提出了多种节省钢绞线预留量的张拉千斤顶方案(前夹式千斤顶),所有的方案中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使工具锚和工具夹片陷入到千斤顶内部,减少从工作锚到工具锚之间的间距,从而实现减少钢绞线预留量的效果。
但是,预应力张拉过程中一般通过控制张拉力和钢绞线的伸长量来确定张拉是否满足要求。传统张拉力测量时通过检测千斤顶标定,将油压转换成力进行张拉力控制,而钢绞线伸长量时通过检测千斤顶活塞的外伸量和工具夹片的回缩量之差确定钢绞线的伸长量。显然将工具锚和工具夹片陷入到千斤顶内部的做法,将无法检测到工具夹片的回缩量。
在公路预应力张拉中由于对上述张拉力的检测和钢绞线伸长量的检测要求不高,所以,目前的一些前夹式千斤顶还是被广泛使用。但是,由于铁路预应力张拉,尤其是高铁建设中,对张拉力的检测和控制,以及对钢绞线伸长量的检测都要求更高。因此,目前铁路预应力张拉中在没有解决检测工具夹片回缩量的情况下,必须使用传统的张拉千斤顶。对于那些不能检测夹片回缩量的前夹式千斤顶不准使用。另外,由于用油压检测张拉力的测力方案,也由于在使用中误差较大(0.5%~1.0%),铁路张拉中也开始规定必须用测力传感器进行张拉力的检测。
基于上述要求,目前铁路智能张拉设备是在千斤顶和加长套之间增加了一个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张拉力。这样显然又增加了钢绞线的预留量,导致钢绞线更多的浪费。
为了能节省钢绞线,很多人对传统穿心式千斤顶的改进设计了一种新型结构——前夹(卡)式千斤顶。根据目前前夹式千斤顶的工具锚夹紧装置的安装位置的不同可以将前夹式千斤顶分为两类,一类是工具锚夹紧装置安装到缸体上,另一类是前夹式夹紧装置安装在后塞杆上。
夹紧装置的安放到内油缸上面,测力传感器安装到活塞杆上,这种结构主要有两个弊端,其一是活塞杆会延轴向移动和环向旋转从而导致测力传感器的电缆线被绞断,其二是是缸体内筒原本只有油压载荷的,又增加了延轴向的拉力,而且受力方式导致前端有很大的应力集中。
前夹式夹紧装置安装到活塞杆上面能够很好地节省钢绞线,以及适应钢绞线的旋转问题——夹紧装置随活塞一起转动。
上述方案中均是使用油压检测张拉力,同时也无法检测工具夹片的回缩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前夹式工具锚装置,可以检测到工具夹片的回缩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希萌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希萌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1022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精准的桶体连接耳内壁焊接装置
- 下一篇:多孔大台面折叠工作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