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甘蔗单芽补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06040.9 | 申请日: | 2019-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374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徐林;王维赞;邓智年;吴凯朝;黄成丰;庞天;李毅杰;刘晓燕;张荣华;覃文宪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C14/00 | 分类号: | A01C14/00 |
代理公司: | 南宁东之智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5128 | 代理人: | 戴燕桃;汪治兴 |
地址: | 530007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甘蔗 补苗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甘蔗单芽补苗装置,包括握柄、放苗桶、踏板、拉环、牵引绳、转轮、齿轮和密封条;握柄为“双杠T形”结构,与放苗桶顶部的两侧进行固定连接;放苗桶整体为长方体结构,两侧通过隔板设有中空的夹层,顶部和底部设有开口;密封条一端为齿杆,并且与齿轮配套连接,另外一端为穿过隔板对放苗桶的底部开口进行盖合;齿轮为双轨齿轮,一部分缠绕牵引绳,另一部分设为齿块,其中齿块这部分与密封条的齿杆相啮合。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科学合理,可以有效的解决在挖苗带土的效果下提高工作效率,省时省力,降低作业工人的劳作负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甘蔗种植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甘蔗单芽补苗装置。
背景技术、
保证全苗是获得高产的条件之一。但是往往由于种苗的选择或处理不当, 下种期不适,下种技术粗放,气候失调或病虫危害等等原因都会造成缺苗。所以, 必须做好查苗补苗工作。补苗时期:在萌芽基本结束,蔗苗长出3-5片真叶时,发现缺株断行达50厘米以上的就要及时补苗。
补苗用种苗来源:1、用假植苗来补, 即在蔗沟两端或田边按下种量的5%多播一些蔗种,以备补苗之用;2、用预育苗来补;3、移密补稀;4、挖不留宿根的蔗蔸来补。
补苗技术:挖苗带土,剪去半截叶片,浇足定根水。
其中挖苗工具中采用的铁铲或锄头来进行作业时,往往无法保证挖苗带土时又达到省时省力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甘蔗单芽补苗装置,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科学合理,可以有效的解决在挖苗带土的效果下提高工作效率,省时省力,降低作业工人的劳作负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甘蔗单芽补苗装置,包括握柄、放苗桶、踏板、牵引绳、拉环、转轮、齿轮和密封条;握柄为“双杠T形”结构,与放苗桶顶部的两侧进行固定连接;放苗桶整体为长方体结构,两侧通过隔板设有中空的夹层,顶部和底部设有开口;密封条一端为齿杆,并且与齿轮配套连接,另外一端为穿过隔板对放苗桶的底部开口进行盖合;齿轮为双轨齿轮,一部分缠绕牵引绳,另一部分设为齿块,其中齿块这部分与密封条的齿杆相啮合;牵引绳一端与齿轮进行传动连接,另外一端通过转轮与拉环进行连接;拉环设置握柄上;拉环、牵引绳、齿轮和密封条的组合结构分别设置在放苗桶的两侧中空的夹层内;踏板分别设在放苗桶的两侧外表面。
本实用新型的总体构思:放苗桶内置入需要移植的种苗,并且有土壤伴随,在通过本装置伸入到指定的放苗位置之后,通过拉起拉环,通过牵引绳转动齿轮,将密封条往两边转移,进而达到放苗桶底部打开开口的效果,种苗进而可以落入指定的地方,最后抽出本设备即可。
进一步,放苗桶的形状还可以为圆桶形。
进一步,放苗桶的整体形状还可以为更有力与插入土壤的上宽下窄的锥台形。
进一步,所述齿轮还通过扭簧固定连接在放苗桶内部,提供牵引绳一个回复力。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在移植过程中,不会伤害到附近的苗种。
2、本设备操作方便,使得转移苗种的过程更加简单快捷,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人工操作造成的失误。
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科学合理,可以有效的解决在挖苗带土的效果下提高工作效率,省时省力,降低作业工人的劳作负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甘蔗单芽补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名称及序号:
握柄1、放苗桶2、踏板3、拉环4、牵引绳5、齿轮6、密封条7、转轮8。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未经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0604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清洁式秸秆促腐还田机
- 下一篇:一种新型的自膨胀式吸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