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排扣式袋笼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05596.6 | 申请日: | 2019-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320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江国栋;蔡小龙;杨艺琦;叶能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龙岩学院 |
主分类号: | B01D46/06 | 分类号: | B01D46/06 |
代理公司: | 福州君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1 | 代理人: | 戴雨君 |
地址: | 364012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排扣式袋笼 连接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排扣式袋笼连接结构,其包括上袋笼和下袋笼,上袋笼下端口的两侧圆弧处分别固定有向下延伸的导向板,上袋笼下端口处的两直侧面内侧上分别对称固定有具有的弹性的上排扣,且上排扣的卡勾部从下往上勾;所述下袋笼上端口处的两直侧面内侧对应两上排扣分别固定有下排扣,且下排扣的卡勾部从上往下勾,所述上袋笼的下端口和下袋笼的上端口相互对接,两个导向板分别插入下袋笼两侧圆弧处,且上排扣和下排扣的卡勾部相互扣接。本实用新型采用对称式弹性直排扣,提供了足够的连接强度,保证了连接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使用简单,可自动上扣,装拆方便快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袋笼领域,尤其涉及排扣式袋笼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袋笼是袋式除尘器的核心部件之一,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滤袋的寿命。对于大型除尘器,袋笼往往要进行分节,节与节之间的连接方式成为袋笼的一个关键结构。
现有的袋笼连接普遍采用钢片弯扣,当工作达到疲劳极限时钢片会变形脱扣,袋笼将分离掉下来,从而造成除尘器的运行事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牢固可靠、成本低和易于拆装的排扣式袋笼连接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排扣式袋笼连接结构,包括上袋笼和下袋笼,上袋笼下端口的两侧圆弧处分别固定有向下延伸的导向板,所述上袋笼下端口处的两直侧面内侧上分别对称固定有具有的弹性的上排扣,且上排扣的卡勾部从下往上勾;所述下袋笼上端口处的两直侧面内侧对应两上排扣分别固定有下排扣,且下排扣的卡勾部从上往下勾,所述上袋笼的下端口和下袋笼的上端口相互对接,两个导向板分别插入下袋笼两侧圆弧处,且上排扣和下排扣的卡勾部相互扣接。
所述下排扣的卡勾部的顶部具有倾斜向下的导向斜面。
所述导向板通过焊接固定在上袋笼下端口的圆弧处。
所述上排扣通过焊接固定在上袋笼下端口的直侧面内侧上。
所述下排扣通过焊接固定在下袋笼上端口的直侧面内侧上。
所述上排扣的卡勾部向下延伸至上袋笼下端口的外部。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采用对称式弹性直排扣,提供了足够的连接强度,保证了连接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同时降低了对加工精度的要求。在连接后会往外施加一定的弹性张力,使连接更加牢靠,避免在实际工作中由于震动而产生摇晃和噪声。结构简单,加工方便,经济性好,使用的材料都是市面上常见的普通材料。使用简单,可自动上扣,装拆方便快捷,符合人手的使用习惯。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2为上排扣和下排扣的卡勾部相互扣接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或2所示,本实用新型排扣式袋笼连接结构,包括上袋笼1和下袋笼2,上袋笼1下端口的两侧圆弧处分别固定有向下延伸的导向板3,上袋笼1下端口处的两直侧面内侧上分别对称固定有具有的弹性的上排扣4,上排扣4的卡勾部向下延伸至上袋笼1下端口的外部,且上排扣4的卡勾部从下往上勾;所述下袋笼2上端口处的两直侧面内侧对应两上排扣4分别固定有下排扣5,且下排扣5的卡勾部从上往下勾,所述上袋笼1的下端口和下袋笼2的上端口相互对接,两个导向板3分别插入下袋笼2两侧圆弧处,且上排扣4和下排扣5的卡勾部相互扣接。
所述下排扣5的卡勾部的顶部具有倾斜向下的导向斜面。连接时,上排扣4顺着导向斜面向下运动并产生变形,到达位置后上排扣4将自动回弹,上排扣4和下排扣5的卡勾部相互扣接卡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龙岩学院,未经龙岩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0559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飞机骨架可重构柔性工装
- 下一篇:一种高低压开关柜用除尘结构